發文作者:Albert Tzeng | 2011/08/06

從FB社區社團,到新手文宣委員:關於社區民主/對話的觀察想像

年初,在FB成立社區社團「板橋高爾夫世界社區ㄟ厝邊朋友」。上週我在自己缺席的社區大會,意外被獲選「社區委員」。第一次開會後,今早又接到主委來電,委託出任「文宣委員」。幾個主動或意外的轉圜中,貫穿著我對「社區層級的對話民主」的一些觀察思考,與實踐的想像。

早上在睡夢中,接到社區管委會新任主委來電,邀我出任這屆管委會的「文宣委員」。值此輪文飄搖之際,九十月還要回到英國,我其實沒有空間應允。但談了片刻,我還是答應。

為什麼不拒絕?

第一個因素,是週四第一次開管委會,已深刻體會到,社區委員這種無名無權無勢無利做的小地方義務職,其實真沒幾個人想做。選上的,好幾位都是連續被拱多年的退休長輩。長輩們或有心,但或需照顧兒孫體力有限,或許老花眼看資料很累,加以多數不熟悉電腦,光要找需看帳的「財務委員」跟「稽核委員」就已差點難產,排到文宣委員真沒多少選擇,我似乎不該自私拒絕。

第二個因素,是「民主實踐」本為個人理論關懷,過去雖有國會跟選戰的經練,也同許多社運界的朋友請益不少,但對於這種社區層級的草根民主,還未曾涉足過。社區許多公共議題牽涉不同利益拉扯,過去幾年鬧過許多紛爭,過去自己從一個住戶角度觀察,也有不少想法。這次意外捲入管委會的運作,我想,就當成是一個補課的緣分。

FB鄰居社團,與意外的「社區委員」

話說從頭,我又是怎麼成為一個所謂的「住戶委員」?

其實今年我沒參加選舉委員的社區大會。那週剛好接到通知,妻的外婆中風病危,連忙安排回​廣州見老人家最後一面,折騰了一週。回台灣後,打開手機發現社​區警衛室來電。因為幾年前有次遠行碰到竊賊入屋​行竊,還一度擔心是否又遭橫禍。未料回電後,竟從保安組組長口中得知,自己甫被選為社區委員,當時驚訝地差點在高速公路上擦撞。

後來一想,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被選。說來這跟我今年年初,在FB替社區鄰居成立的社團有關。我在今年三月底塞到給鄰居信箱的傳單中寫道:

「… 搬來高爾夫已經六年,很喜歡這的環境,卻苦於平時生活的節奏,很難跟社區鄰居有進一步互動。我常想,在數位年代,如果能有一個屬於我們社區住戶的網上空間,不知道會創造什麼樣的可​能?…  或許,大家能因而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鄰居、相約鬥陣(組單車團、登山隊、讀書會、或舞蹈班),或交流生活訊息(例如找家教保姆、租房尋人)、或分享資源,甚至討論跟社區生活有關的大小議題。…」

首期傳單只發了一批兩百張,效果似乎也有限。當時發完後一邊觀察,就看到一些長輩開信箱拿出傳單,瞄了一秒鐘就揉成紙團。當時還一度跟上屆主委溝通,徵詢將新社團訊息張貼於社區公告欄的可能,卻被以「網路容易鼓動批評言論」的理由拒絕。結果一週下來,只有十多位鄰居慢慢加入,一度令人覺得灰心。幸好,後來在口耳相傳下,至今已緩步累積到58個成員,已經有人在社團裡揪團團購、出行​共乘、辦聚餐、轉送水果票券、分享照片、討論社區議題等等,算是初具規模。

只是本來只想搭個平台,就讓大家自己玩,但大概就是此舉,讓比較多鄰居認識我的名字,造成今年在我缺席的住戶大會上,意外的出線。

過去的社區大會會議紀錄

知道自己的新職責後,我拿了一份新的社區大會會議紀錄,順道把過去幾年的會議紀錄​對照看了一下,坦白說,有點沈重:

說穿了,我們社區自治雖然頗具「形式基礎」,但整個議事​規則設計傾向於保守,讓提案通過的門檻很高(許多議案要求3/4同意,相當於修憲門檻,比聯合國重大議案的門檻還高)。歷年來,能​夠通過的臨時提案,只有雨露均沾的低爭議性提案。只要議​案只涉及「部分」住戶的權益,如屋頂防水工程案(只涉及​頂樓)、開放某個接近捷運站的側門案(大約只有三分之一​住戶受惠,代價是「增加社區風險」),以及某低樓層住戶​因公共管線堵塞,造成水淹地毯的損害賠償,都會被否決。

從這些議案討論紀錄中所呈現的,則多屬住戶委員們,對其​代表之住戶權益,或主張之社區願景間的角力,對於「公共​/私人」相對權責的原則性理解,還有許多沒能釐清的地方​。不過,台灣目前連立法院的議事品質,都多有為人詬病之處​。社區層級的自治,本來就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說到​底,民主靠的不只是程序,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於程序背後價值的體會。

第一次管委會:投票的侷限,與委員的無奈

8/4 第一次開管委會,或因之前聽過許多關於管委會的紛爭,加以自知多數委員算來都是我的長輩,參加前略有忐忑。我的出席,便只是抱著去觀摩見習的心情。

第一次會議主要目的,是要推選出主委、副主委,財委跟稽核​委員。整個投票過程煞有其事,票箱分色票均備,還有唱票、監票、記票三關確認無舞弊之嫌。

然而,我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跟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見面,怎麼知​道票投誰? 不意馬上有人私下暗示誰今年準備角逐,建議投誰。結果似乎是,多數人(都是老​面孔) 投票前都早有底,沒有太多意外。幸而選出的新主委,談吐大器,似乎也值得期待。說穿了,投票制度只是政治結果形式上合法性的來源,真正的運作是在之前的溝通。只是大型選舉的溝通,有公開競選,委員會中的小選舉,便往往只靠檯面下的拉票固樁。只是我做為一個新人,還來不及成為一個樁。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 票選出來的稽核委員無意出任。他是位眾望所歸的退休老師,過去曾在​不同位置服務多年,但這次投票前就表示,老花眼越來越嚴重,希望今年不要擔任工作。沒想到票投出來還是「高票陷害」,許多人竊笑成一團,退休老師則氣的一度離席。僵局中,總幹事照得票數順序逐一徵詢,結果排其後的數位有的是已選上副主委、財委,有的需​常跑大陸,結果一度還徵詢到僅有「一票」的我(可以想想,這樣合理嗎?),實在是未來也有數月不在籍,難以配合這項需蓋章的工作。最後,是位爽朗的店鋪主答應配合,前提是有會計專長的財委要多協助,才告喬定。這個撥折也突顯出了,投票制度若欠缺充分溝通所展現的侷限。

除了對選舉制度的思索,一如開始談到的,我也深感委員會中有不少老面孔,對再次被選票委任感到無奈。對照起來,某些委員會外的留言誹語,多少欠缺對於這些無給(甚至不完全算是「志願」)服務者角色的同理體諒。例如,我之前聽過外界批評「怎麼都是老面孔」,可問題是,又沒有其它人出來參與。說到底,還是跟「對話」倡不倡達有關。

以「文宣」化約溝通?

說到溝通,就又回到一開始被徵詢的「文宣委員」。早上我半夢半醒中問過新主委,文宣委員要做什麼?原來主要是替社區公告潤槁定稿,主委也提到對「網路平台」的期許(這點跟前任主委的對網路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有明顯對比)。說白了,文宣委員類似社區的新聞局、管委會的發言人,主管這個小型政治組織對外的溝通。

可是我一直不喜歡「文宣」這個詞。做為一種溝通模式,「文宣」這個概念,代表的是一種從權力核心出發、上對下的,單向的訊息布達與粉飾。以文宣來化約溝通,就像馬政府經常為人批評的,欠缺對更平等、開放對話的承諾。

觀察目前社區具備的公共溝通平台,的確也欠缺理想的開放性。主要決策機制僅有高度封閉性的「管委會」,以及一年一度大拜拜式的,僅有形式意義而難達到對話之實的「區分所有權人大會」,在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平台與媒介,能讓社區成員就公共議題凝聚想像,交換意見。說穿了,過去幾年社區中的一些分紛擾擾,也正來自於這種溝通的欠缺,以其所造成的種種誤解。

促進社區溝通的方向

如何能在現有制度下,引入不同的機制,改善這個現象呢?我想了幾個方向:

一、是善用網路。其實年初成立FB社團,本就有期待,長期當人數多時,可以兼為社區中某些公共議題對話的場域。我期待,加入管委會後,能取得其它委員對這個平台的信任,而逐漸強化其公共對話的功能。

二,管委會有時需討論某些具有爭議性的政策,但往往決議後,又會引起外界的批評誤解。現行辦法只是,將這些議題全部丟到一年一度的大會投票,但往往因為議案堆積,人聲踏雜,難有任何實質討論。我在思考,當碰到高爭議時,以召開「容許住戶參加的公聽會」替代「封閉性的管委會會議」的可能性。即便是法定需交付區大的議案,也至少可以透過公聽會容納更多意見,甚至將會議紀錄以書面/ 網路傳播,讓住戶得以在投票時有更成熟的決定。

三,我也希望能邀請委員會思考,對於社區「公佈欄」的定位。目前公布欄為了避免圖利特定廠商人物的爭譯,禁止所有住戶「擅自張貼」,僅允許在嚴格「公共性」定義下的「管委會公告」跟「租房售屋訊息」出現,造成一種很蒼白的畫面。這種思維,頗向戒嚴時期學校公佈欄的管理,是否能予以放鬆,讓更多元的訊息(例如我之前成立社區網路社團的公告、揪團出遊、鄰里活動等) 能夠出現在公告空間。


一些初步想法,在這裡做個筆記,提醒未來的自己。

廣告

回應

  1. 你在FB成立社區平台的想法很有趣,讓我想到之前幫一個廣州房地產做廣告時,跟客戶提出“雲端”(這裡說是雲)物業管理的方式,那時候,倒沒想到作為居民溝通的平台(想來這在大陸也不合適,畢竟這裡不喜歡民眾群聚討論的公共開放平台,私底下倒可以胡說八卦的),只是作為房地產的服務項目,包括資訊分享/團購折扣(人數比較有優勢)/公告發佈,甚至代購票務和代繳水電煤等等,讓所謂的智能化真的能實踐。

    不過,被客戶否決了(這又是一場行銷部門不該干涉物業管理部門的實際案件)。

    anyway, 從下往上的民主似乎總是很辛苦。你覺得,關係緊密卻有利害衝突可能的群體(例如社區居民)比較有機會?還是認同一致卻相隔十萬八千里的群體(例如網民)比較有機會?


說說你的想法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分類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