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作者:Albert Tzeng | 2010/11/17

在一群人同仇敵慨時,說句不中聽的話

[最新更新: 11/23 針對本文引起的質問,寫了一篇說了不中聽的話之後回應,請參考。]

這幾年碰到很多事,社會上總是會有一群人很生氣,當中不乏一些我的好友。跟著大家一起同仇敵慨、幹譙兩聲,是最容易的,不花時間,還有種歃血為盟義氣相挺的歸屬感。但很多時候我總是不識相,不是說一些不討喜的「平衡觀點」,就是問一些不中聽的問題,或追問進一步的證據。有時甚至得賠上一個上午或一天,把能找到的資料彙整閱讀,幫許多懶得查證的人整理。這麼累,只是因為,我對憤怒,特別是集體的憤怒,戒慎恐懼。

我害怕憤怒,是因為憤怒的人很難保持理性公允,更難理解複雜的事理。強烈的負面情緒,會自動濾掉與情緒不一致的訊息,主動篩選出、甚至去強化,能証成自己情緒合理性的片段證據。承載強烈情緒的認知,也往往失去精緻推敲的能力,對複雜事物的理解,往往會墮落於使用最簡單的善惡二分,斷然的語言,化約眼前的事情。憤怒的人,又容易採取過激的言詞或行動,而情緒的浪潮過後,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又召喚著更多在認知上的合理化。這一切,都逆著文明的流,將人性推往某種未開化的野蠻。

個人憤怒已夠危險,更危險的是集體的憤怒,那種會彼此強化、彼此支持、彼此在相溽以沫合理化的憤怒。加成與激盪,讓這種憤怒更難平息,也更壓迫看法的多元性。偏偏這些憤怒往往有對象,可能是某個人、某個學校、某個黨、某個職業、某個國家,結果往往是某些集體情緒抒發,卻造成一種刻板印象的固著,人際敵我的鴻溝,讓對話理解、不同觀點,越來越沒有空間。

或許你覺得,近年台灣社會四逸的怒氣,是因為有太多事讓人生氣。不過反過來說,也是人們學會一種,太理所當然地生氣的倫理。我願意相信,這是人民權利意識的崛起,是民主進程的必須,但這些四處流竄的怒氣,也在社會燒出許多裂痕,四分五裂,修補不易。我樂觀期盼,這只是民主學習狂躁的青春期,人們慢慢學會一種更淡定、冷靜、也更成熟負責的參與態度。不過我也知道,這種社會學習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我們這一代透過實踐去促成。

最基本的實踐,是在一群人同仇敵慨時,保持冷靜,說句不中聽的話。可是這很難,這是人性的comformity,也是最需要勇氣的事。

這篇文字背後的脈絡:楊淑君爭議事件簿

11/19 14:27補充聲明:

這段文字寫於前夜,原只是跟一些朋友對話。我不諱言,起因是楊淑君事件,在還沒完全釐清所有細節前(前文寫於兩天前,當時還有很多事尚待釐清),就已經快速上昇到仇中仇韓的情緒。不過,前陣子的台大人文大樓事件,社會上不同陣營對兩個扁案選擇性的撻伐,蘇花公路的慘劇、幼童性侵案的爭議中,都看到文中討論的問題。是以通篇沒有針對亞運事件著墨,寫作當下,更無意於反對,為楊淑君討公道的各式作為。

文字寫完,有其生命。當時無法預料,接下來這篇簡短文字的連結,會在Facebook、Plurk 、Newtalk被不斷轉載,甚至於兩天後被聯合報引用做為報導,輾轉引來近四千人的點閱。當這段文字被鑲嵌於不同的時點與意義脈絡,所會產生的詮釋感受,確實非我所能掌握。基於對於原文尊重,我除了回應網友指教修改錯字外,上文不做更動。但若要針對亞運事件發難者,請先閱讀Facebook上,我對該事件逐步求證推敲留下的文字紀錄

針對楊淑君事件已揭露的證據,看法摘要如下:

1. 亞跆會在制訂規定、溝通、檢錄、跟裁判過程,明顯充滿瑕疵與暴力,需要譴責,唯我仍無法確認背後有陰謀的故意。

2. 趙磊的角色違反「利益迴避」,這件事凸顯中國體育界似乎還沒有這種觀念。

3. 我國跆拳道協會、體委會、代表隊領隊、教練,在第一時間沒有人弄得清楚狀況,顯見事前溝通有很大的問題。

我認為,我國選手受到委屈,需要聲援。我支持循制度提出抗議、嚴正要求調查。但我堅持反對將這個事件升高到對中國與韓國的仇恨。這些爛及無辜的抗爭,只會落人口實,減少我們訴求的正當性。

11/1918:00 道歉啟事

剛剛才發現,如果沒有facebook帳號,無法直接閱讀上文連結中的討論。為了跟路過這裡的訪客完整交代,茲將這兩天來,我關注楊淑君這個事件留下的若干文字紀錄,整理如下。許多文字書寫當時,很多證據消息還沒浮出檯面。雖然我已經儘量力考量當時所知的訊息中,難免還是會有錯漏、誤解,更別說錯別字。對於這些可能的瑕疵,請雅涵:

11/17 (三) 23.31 初步閱覽相關新聞後的感受

我分享一下我剛剛查證相關新聞的體會。先聲明,我不在廣州現場,沒有任何地一手證據,我所做的,只是去比對台灣跟對岸眾家媒體的報導,想拼湊出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以下所述,可能有錯誤:

1. 我剛剛看到新聞,便先去查對岸媒體報導,雖見到兩篇認定是楊作弊不足惜,但多數報導,倒是對此結果語帶錯愕,並平衡報導台灣代表團的說法,就「大會何以先檢驗通過沒問題」提出質疑。這件事件大會方確實有瑕疵,但若是將賽事的遺憾,上昇到對整個國家的否定,似乎尺度太過。

2. 再者,現場發難的是「韓裔菲律賓籍」裁判。注意!其身份是菲律賓人,但是台灣媒體均強調「韓裔」,以勾起大家傳統對韓國的刻板印象。這就像是以前我們總愛把華裔外國人的成就,都算到我們的光榮一樣,稍嫌牽強。

3. 後來眾所矚目的台灣記者退場事件,我們媒體均只強調「現場人員拒絕翻譯」,但是對照對岸媒體,則報導到某些台灣記者發問口氣很衝(這點考量兩岸新聞風格差異,我以為很容易想像),負責翻譯的現場人員回話希望不要這樣問,導致台灣記者現場爆粗口罵bullshit,最後致集體退席。

假若這樣的說法可信(我目前不知道)那這個事件,與其說是中國打壓,倒不如說是「兩岸採訪尺度的差距」加上「台灣記者群當下的怒氣沖沖」,把事情推向破局。如果我們只顧怪罪中國,不反省自身記者的表現,也有欠公允。

11/18 0:15-22 看到BBC的報導後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pacific-11775465

“A Taiwanese taekwondo competitor at the Asian Games has been disqualified after extra electronic sensors were found in her socks. …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defended⋯⋯ its decision, saying the extra sensors had been removed from Ms Yang’s socks before the match, but had been fixed back on."

這應該是關鍵。
原來不是襪子新舊款的問題,而是多塞了一個感應片… 據這段報導而言,該感應片賽前被告知取出,比賽時發現又被塞回去。如果真是這樣,的確是作弊。後來改用新款(縫感應片的)襪子,或許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投機狀況。

其實我還沒有否定陰謀論的可能,只是覺得證據對我還不夠,不夠到讓我完全排除楊她們是自己作弊的可能.. 對於還不完全確定的事情,我會比較保留。

我同意BBC 也可能犯錯,但是在目前的資訊源中,算是比較disinterested 的,所以我還在等看未來幾天會不會有更多的事情發展。不過也可能永遠會是個羅生門,像是,319槍擊案一樣了。

11/17 3:52 看到比賽現場完整影片後


我也是剛剛才看到這段影片。觀看這個錄影後,我的理解如下:

一開始,不管是因為糊塗、搞不清楚狀況,或被陷害,楊在出場前,襪子裡有兩片不應該存在的感應片,直到上場後,才因某種原因被帶到旁邊拿出來。但當時包括選手裁判,都認為可以繼續比賽。

直到比賽進行到接近尾聲時,旁邊的技術指導或許因為 (1)才注意到這個插曲,(2) 經查證裁判會議規定,確定件是更嚴重的事件,或是 (3)發現楊很厲害得先拔掉 …所以出面終止比賽,最後叫主審逕行宣布楊失格。

有三個不明白的癥結,就是:

1. 2.26 摘除兩個感應片,代表那是不應該被帶上比賽場的,那為什麼上場前會被放入?
2. 承上,那2.26 就什麼會注意到這兩片,帶到旁邊取出?
3. 後來5.43 技術指導介入,暫停比賽的trigger是什麼?

這些關鍵,都要透要透過當事人來回答。只是我們可能問不到所有的當事人。

我想可以確定的是,真正有比賽的部分,是絕對公平的。楊被處分的部分,是帶那兩片感應片上場的這個動作…. 不管是出於故意、無心,或是被設計。

11/17 12:02 回應Ellie「重點是感應片, 還是襪子?」

目前公布的說法是:多放了兩片感應片(就是錄影中2.26被取出的兩片),在後腳跟的位置,該位置本來規定不能放。

舊款襪子的感應片是用魔鬼沾包進去的,新款是直接縫進去(所以不能多塞)。

所以可以說,因為用舊款襪子,才導致多塞感應片為可能。如果真是這樣,那關鍵是有沒有多塞,而不是新舊款,事情第一天的報導有一點混淆焦點 …

即便多塞是事實,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會多放那兩片?是疏忽、故意、還是被陷害?我很希望這幾天能有更多澄清。

11/17 12:24 回應網友Jay,關於憤怒的價值

Jay 我其實同意,適當精準的憤怒,有用。以前當兵帶部隊時,我會用憤怒的力量,去達到聚焦部隊注意力的效果。公共抗爭時,有時後也需要用集體憤怒把力度拉大,只是這裡的操作常常會有副作用,這是個要小心的猛藥,需精準打擊。

在這個單一事件中,大會檢驗瑕疵,裁判團訊息公布不清,是值得我們憤怒的理由,但是動輒擴大到對中國或韓國人的否定(網上真不少),反而減損了事件中台灣獲得的同情。
我們似乎很習慣在感受不平時,立即拉大抗爭。楊跟教練霸場一個小時不離開,後來記者的集體退席行動,乃至在台灣事情還不清楚時的群情激憤,都是。但是前者破壞大會賽事進行進行,一度讓大會裁判團考慮取敲中華隊整體資格,很危險。記者飆髒話後憤而離席,也將自己從受不公平對待的角色,忽然轉變成沒有風度的角色。台灣這裡在還沒釐清事情的激憤,又容易最後造成各自相信各自願意相信的詮釋,的景況。

我不反對憤怒,但期望能更精準。如果有確切的事實查證,清楚而聚焦的訴求,我也曾連署、上街。但只能說這這個個案中,台灣輿論一下子被對中國長年來的負面印象主導討論,甚至到今天,都還有媒體沒有察覺是多出來的感應片,而不是襪子新舊,惹的禍。

11/17 14:00 看到趙磊受訪問的說詞後

剛剛看到這段錄影。對照之前的影片,可以清楚知道,趙磊的說法(1.35)「菲律賓籍裁判在比賽中,從楊淑君腳上拿下來兩片不該有的東西」,顯然跟我們看到的錄影有矛盾。

兩個疑點:

1. 2.26主審把楊帶去檢查電子襪,是由教練親手取出感應片,不是菲籍裁判。不過這個動作,確實跟米色衣服菲律賓籍裁判有關。鏡頭有帶到,是他對主審揮手,主審先往下走,聽到她說什麼後才把楊往上方休息區帶。

2. 取出感應片是在上場後,正式賽前,不是比賽進行中。

我以為有三種可能:

1.菲律律賓籍裁判在比賽前,注意到工程師告知的異常訊號,告知主審,把楊帶去檢查電子襪。之後又在賽中告知趙磊,楊淑君賽前,腳上發現兩個感應片。因為兩個人的英文溝通不清楚,趙磊一來以為是比賽進行中發現,二來將菲籍裁判的發現自己延伸為「親手取下」。 (溝通不清楚論)

2. 在趙磊的理解中,上場就算還沒開踢,就算是在比賽過程中。菲律賓籍裁判發現的,就等於他取下的。(寬鬆定義論)

3. 趙磊故意說謊。(陰謀論)

不過不館是哪種狀況,可以確定的是:在發現墊片當下,不管是選手教練、主審,甚至是菲律賓籍的技術指導,都沒有主張應該停賽。是這件是到趙磊手中時,才忽然出現大動作。

這可能是出於他對規定較熟悉(亞運據說有較嚴格的規定),加上想強力運作表現權力的意志。也可能出於實質惡意。

11/17 18:53 回應網友柏綱,關於「影片中的真相」。

謝謝你留言。不過這件事件的麻煩之處,就是同樣的影片擺在面前,每個人還是會注意到不同的細節,做出不同的詮釋猜測。

我先引述冠文先前貼的一段報導:

「…梁振锡说道:…昨天女子49公斤级比赛,红蓝双方正在激烈比赛中,两方队员都是经过了第一道检查,两位女选手都是通过了这道检查,然后大家都进入了比赛场地比赛,审查感应的官员发现在红方(杨淑君)脚踝上有不合适的感应装置,立即报告了比赛监督,技术委员会代表指示中止比赛,于是主裁判中止了比赛,并且再次检查红方球员的袜子,发现了袜子上有不寻常的装置,然后提交给中华台北队主教练。”

梁振锡说道,“当时四名监督和技术代表举行了一次简短会议,讨论装置后发现这是感应装置,不应该放在脚后位置,会很容易得分。因此中止了比赛,红方取消了比赛资格。」

比對這段說詞跟影片,其實還能吻合。如果真如這段說詞屬實,從比賽影片2.45 -5.43 那三分鐘,就是「四名监督和技术代表举行了一次简短会议」(?),並在5.43 前後做出決議,在楊9:0的懸殊比數下,中止比賽。

我先前第一次看到比賽影片時,提出三個癥結:
1. 2.26 摘除兩個感應片,代表那是不應該被帶上比賽場的,那為什麼上場前會被放入?
2. 承上,那2.26 就什麼會注意到這兩片,帶到旁邊取出?
3. 後來5.43 技術指導介入,暫停比賽的trigger是什麼?

上面引述的報導,對後面兩者都提出說法。所以只剩下第一個問題,而這是必須請楊、她的教練,跟台灣跆拳協會的人,跟亞跆協方面對質。

如果重新來過一次,從裁判方的立場而言,在發現感應片的第一時間先暫停比賽,開會討論等結論,不要讓場上選首先比出9:0的懸殊比數才叫停,或許爭議會小一點。我猜想判團當時是想讓比賽先進行,但這個決定反而造就後來全場的不解。

回到最後的懸念,到底為什麼楊淑君在上場試踢時,襪子會有不合大會規定的感應片?

有三種可能理論:

1. 趙磊黑手操作,賽前故意讓中華隊不知道相關規定,籠絡檢錄裁判放水,最後再假四位國際裁判之手把楊幹掉 (陰謀論)

2. 楊淑君跟教練僥倖心理,被告知不能放之後,還在賽前偷偷放進去,沒想到被抓到拿出來。本來以為拿出來就沒事,更沒想到居然會因而背叛失格。 (作弊論)

3. 賽前會時,裁判組或許僅就這個規定達成口頭共識,但是疏於以書面文件提醒。而我方領隊(或許因為語言能力或開會恍神)也沒有弄清楚。所以到賽前,台灣代表隊似乎都覺得加不加那個墊片無傷大雅,而檢錄裁判可能也疏忽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沒想到造成大憾。(一連串疏忽說)

我相信,我自己偏向以為第三種的機率比較高。但是就線有證據,我只能說,大家會各自選擇相信某種版本。

結論:尋找真相,往往比你我以為的曲折

11/17 23:05 得知亞跆協措辭誇張的聲明後
Shocking Act of Deception by Chinese Taipei??

這可是很嚴厲的指控… 如果主觀上真的有作弊,怎麼可能那樣的震驚委屈?我覺得疏忽大意溝通不足有可能,說這是故意欺騙不是很有說服力。

亞跆聯這樣的強烈措辭,是否是被賽後爭議給逼出來的?想要捍衛其先前有點比例過當裁決?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聲明從出現的第一分鐘起,就已經有反作用力,也衝擊著這個機構的公信力。

聲明原現在點進去卻只是一堆韓文錯誤訊息。是怎樣?發現出錯趕緊藏?還是被憤怒的人給駭了?

11/19 01:00 就第二天得知的訊息初步整理

說說我對這個判決的看法

基於目前對事件的理解,楊淑君上場時多帶兩個感應片是事實,但即便如此,也已在正式開賽前取掉。若認定待那兩片上場是疏失,要扣分,也可以理解。然而若為了一個輔助設施的配戴與否,直接把一個「不用電子計分都看得很清楚大幅領先」的優秀選手 disqualify,就裁決而言,太過嚴厲、不合比例感。

回頭來看,或許癥結在於他們五月領隊會議中,達成的「裝備有狀況就直接disqualify」的共識。這個共識,顯然沒有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就像一條惡法。但在臨場出現狀況時,卻對裁判⋯⋯們有規範約束力。而為了justify這個嚴厲的決定,把罪名定調成「惡意作弊」,也不足為奇。

目前多數討論都只針對趙磊跟洪先生,可我們真不能忘記這個決定還涉及另外幾位不同國籍的裁判,我們不能假設他們全部都瞎了狗眼。當然,我們可以合理懷疑趙洪兩位一定有強力運作,甚至可能提供不充分而偏頗的訊息(我甚至幻想過的,後續這些查證追查,是否讓某個當時簽名的裁判出面開記者會,承認當時簽名時接受了扭曲的訊息),但不管我們怎麼不舒服,這是一個透過正式程序成立的判決。

玩這種遊戲,現實上,除了搞清楚明文規矩,往往也得著力於背後的微政治(請不要再天真的以為有免於政治干擾的體育競賽,連我二十年前參加的國際化學競賽,都會涉及裁判團之間對答案詮釋的角力)。台灣之前最有資格的,大概就是取得WTF教練資格的鄭大為,不幸,他已在上一輪的愛國主義高漲中被搞掉了。

我想起世界杯幾個頗負爭議的球跟誤判,判下去,不管如何群情激憤,也無法再去改變。以前看球痛的是別國,這次有這樣被打一棍的悶,倒是可以想想,如何能讓這些(由某些問責性可疑的機構主導的)國際賽事更民主、透明?

11/19 12:00

或許,就是一兩個熱血衝頭的「技術委員」,濫用了他們的權力,基於對事件獨斷偏頗的詮釋,捍衛他們心中以為的正義。

11/19 13:00 說一些背景話:
我的一些基本態度,其實來自我爸媽長年失和。

從大學時期,每次回家,就要聽兩老分別跟我控訴對方的不是,剛開始我還嘗試想還原某種公平,後來發現做不到,因為在兩個人的認知跟記憶,都是選擇性的偏頗,你無法把兩個扭曲的主觀受迫害感,鑲嵌在一起。偏偏,每一方因為「自覺受迫害而不得不為之」的做為,又加強了另一方自以為式的正當性。這是一種「情緒的軍備競賽」。

⋯⋯後來長大發現,藍綠陣營,跟政權之間(以巴、中日、伊斯蘭國家與西方、中國與新疆西藏),也經常出現類似的結構。符合大家主觀的公平,很難落實,我發現最近的路,還是必須先透過建立善意、溝通跟理解。當對另外一方有一定的諒解,也比較能換來對方對我們的尊重。

相對的,動輒在悲情意識下升高對抗力度,就像我那個動不動發脾氣的老爸,只會讓別人覺得台灣人愛生氣,長久以來反而削弱了我們訴求的力量。

希望節制憤怒,是要將這種情緒能量(與其象徵的正當性)省下來,用在更關鍵的事情,用的更精準。

廣告

回應

  1. 如果你有朝一日成為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人,就萬事ok了,在此之前,可能還是挖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做這件事比較有效。

  2. 同樣一席話
    如果是上人說的
    我會虛心受教
    如果是馬匪扁賊說的
    我會當他是個屁

    等得道成仙後再來說教

    • 我在自己部落格紀錄自己的想法,沒有強迫任何人要看,要認同。謝謝你的造訪與指教。

    • 君子不以人廢言,我記得至聖先師"孔子"有說過這句話……

  3. 群眾的煽動效應是很驚人的。

  4. 你寫得太好了…讓我學到不少東西~感恩~…

  5. “ 理性 ”之後,你只有退居一邊了 —— 因為你怎麼說都有了“ 立場 ”。
    你的處境吊詭,也因此模糊了“ 真相 ”。

    “ 真理價值 ”不受重視,群眾的“ 激情 ”與你的“ 理性 ”就變得無足輕重。
    因為你只有接受“ 弱肉強食 ”,甘之如飴。

    • 有趣的討論。不過我以為,理性,不代表鄉愿不做為,不代表卻於選擇立場。

      理性求證,是要想先釐清基本的事情,探究背後的結構,如此,才得以決定介入角度、力度,與行動目標。那時候會有立場,但是因為免除了過度氾濫的情緒,會更有底氣,更能聚焦。

      • 同意你的觀點!!

        • 謝謝揪錯,與鼓勵。今天本來要趕一篇論文,忽然發現忽然身處火線。回訊繁多,難免有錯字疏漏。

      • 處於憤怒中的人的確容易判斷錯事情,也容易傾向較偏激的一邊,但是在這種敏感時候說些"不中聽的話",即使透過理性分析,也容易讓人覺得是不是"選邊站"……………
        理性地就事件分析是對的,但是要遇到同是理性的人才能跟你一起討論………

  6. 關於楊淑君被取消奧運跆拳比賽資格一事,我比較注意的是官方在第一時間的解釋。

    一開始,臺灣在場記者詢問,世跆盟秘書長梁振錫表示,「這是個人隱私,無法說明原因。」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沒有人可以接受。於是,臺灣記者集體退席,表達抗議。(今天不是妓者了,豉勵豉勵)

    不久之後,在 BBC News :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defended its decision, saying the extra sensors had been removed from Ms Yang’s socks before the match, but had been fixed back on. (世界跆拳道聯盟為它的決定辯護,聲稱額外的感應器在比賽前已從楊淑君的襪子拿掉,但後來又被固定回去。)

    這個說法,臺灣的中國國民黨體委會官員也不敢用,只好改成 — 「電子襪款式不合大會標準的問題,中華隊與選手在賽前就要更嚴謹的去面對比賽規章,大會有既定的服裝規範,選手購買大會指定規格就好,各項小細節都要嚴肅看待,因此他認為這個事件,選手應該負最大責任」。

    翻譯成白話文,大家的對話是這樣 :

    1. 中國人對臺灣人 : 我說失格就失格,你們不要鬼叫。

    2. 中國人對全世界 : 楊淑君作弊,在襪子偷放感應器。

    3. 國民黨政府對臺灣人 : 楊淑君笨,穿錯襪子,是楊淑君的錯。(另一方面,又說要據理力爭。)

    4. 國民黨政府對中國人 : 我會告訴臺灣人,這個不是你們的錯。(『要吞忍』、『選手應該負最大責任』)

    5. 一些腦袋不知道裝什麼東西的臺灣人 : 我們要抵制韓國貨。

    • 作者才說大家要理性,就有人在這裡用政治言言煽動大家情緒,可悲

    • [原貼為11/19 01:00 寫下對判決的初步看法。後已補充貼於主文末,故將此段刪除,以維持版面精簡]

      • 中國網
        楊淑君作弊 是“鐵的事實”

        江門新聞網
        世界跆拳道聯盟:楊淑君作弊證據確鑿

        鳳凰網
        世界跆聯秘書長:鐵證如山,“違規敗”決定不會更改

        網易
        違規不假 意圖不明

        有人整理過的中國煤體標題
        他們試圖營造台灣選手就是作弊的輿論
        試問這樣該不該算在中國人頭上呢

      • 所以 以你的觀點 任何的革命、群眾運動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吧!

        可是歷史證明了群眾運動 有好有壞 並不能一以蓋之

        是不是應該這樣說?(弔詭的是..最最害怕群眾運動的 就是共產黨)

        理性/感性 是一體兩面的事實

        理性是指標 – 而感性是動力 當壓迫太深沉 太全面的時候

        也只有將小小的力量累積起來 才得以發出巨大的聲音。

      • 看來你真的沒跟上最新消息,提供該電子襪的廠商已經出面澄清,多的那兩片是原本韓國原廠已認可的設計,是絕對可以出場任何正式比賽的,少掉那兩片反而讓台灣隊一開始就處於劣勢,這樣說你懂了嗎?

      • 楊淑君與其教練鄭重說明當初換成這舊款時,是貼著那兩片接受檢錄並合格的,所以上場前也是這樣的狀態,WTF的說法不實,歡迎雙方對質—這是我們的選手與教練的說法與聲明。
        要是這個檢錄真的有缺失,也不該是楊的缺失,是官方的問題,根本不該讓這樣的缺失由選手承擔,甚至嚴厲指責我方選手作弊這樣無理的行為! 當然這是站在相信選手的立場去看這件事情,檢錄沒有錄影存證,你可以把兩方說法放在天平上衡量,然後無法得出結論,也可以選擇立場,而你選擇官方說法,這就是你的立場。

        你的文章依循官方說法,視而不見選手的控訴,所以你會很"理性"的去看這件事完全不意外,但請發表高見前先掌握完全的資訊,現在兩邊說法不一,你卻已經先判了刑,這比你批評的那些憤怒的人還要差勁許多。

        你文中所謂"透過正式程序成立的判決",仍是在公理之下的,今日有這麼多人感到憤怒,是因為公理並沒有獲得聲張!

        憤怒是一種表現,也會化成動力,因為你不憤怒,所以你不在乎自己人的控訴,沒有行動沒有資訊,所以不了解憤怒之為何,這就是你的問題之所在。那為何你不會憤怒? 因為你沒有心,沒有同理心。

      • 簡單,為什麼算在中國人頭上?

        因為這事發生後,得利最大的等在後面的中國選手,

        然後趙先生剛好就是她教練之一,巧吧? ^_<

        • 您提到的巧合是可能的動機,但不是證據。所以「合理懷疑」中國選手與趙先生是可以的,但「算在中國人頭上」似乎就顯得牽強。
          我知道這種話現在沒有人愛聽…

          • 本日最中肯

      • 但是大部分的大陸人根本不care這個金牌,甚至不關心亞運,他們只關心國足跟劉翔,所以生氣台灣人指控他們陰謀論,之後才有這些報導,一開始發生這件事的時候,輿論原本是倒向台灣這邊。

    • 你的白話文翻的真好,深得我心!

  7. alberttzeng 說得太好了 ! !

    • 而且我認為激情、理性應該是兩股不同,卻同樣重要的力量。

      激情之中,不表示沒有理性。全然的理性,伴隨著時間的經過,最終結果往往就是“ 吞下去 ”。因此出現的 timing 拿捏也就很重要了。

  8. 這裡的討論是我個人迄目前為止所看到最棒的一個角落。

    佛門有句話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時遇到不平之事,當然人心不可能平靜,但這時更需要的是理智的檢視,切不可讓情緒淹沒了一切,讓眼睛戴上了有色眼鏡。alberttzeng兄所提到的戒慎恐懼,個人深表讚同。

    論語述而篇中,好勇的子路曾問孔子:「子行三軍,則誰與?」「老師您若要帶兵出去打仗,請問你會帶誰去?」這裡或許有著子路的自負,他當然希望老師說出來的答案會是他,因為子路在軍事上的天賦是無可否認的,然而孔子的回答卻是:「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只憑匹夫之勇,如何能成大事,能戒慎恐懼,想出好的謀略,才能成事啊!

    當下的台灣有這種氛圍固是其情可憫,但更必須要能適度適格,否則忿恨的民粹,若沒有適當理性中道的拿捏,最終將被有心之人所利用,其後果將是可怖的,省思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希特勒是如何崛起的,當可知之,我且祈佑眼前台灣的這股「民氣」能轉入正向的激勵力量。

  9. 提到希特勒,令我想起張伯倫 ﹔師公、神杯,真是一對寶 ﹗﹗

  10. 我覺得臺灣有成為暴民社會的危險。

    • 憤怒爆衝的聲音總是比較大聲,但是還有沈默的大多數。
      我對台灣有信心,可是這份信心,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實踐中。

      • 當這件事成為"憤怒的大多數"時,還在鄉愿的呼籲大家不要憤怒,憤怒是不對的,簡直是一種自我弱化自我封閉的作法。

        沒有人喜歡憤怒,大家都想走中道,輕鬆的面對生活,到底是怎樣有這樣的忿怒出現,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點。
        可是現在那些呼籲憤怒無用,憤怒不對的人卻不想去探討,不想去收集資訊,因為他們也想走中道,想輕鬆過日子,然後獲得同樣鄉愿的人的一些掌聲,輕輕鬆鬆。

        • 走中道並非比較輕鬆
          不是憤怒無用
          只是憤怒容易掩蓋真理
          人們會先指責你的憤怒而看不見憤怒的原因

  11. 暴虎馮河 解 :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pacific-11775465

  12. 我也認同此篇文章的觀點

    體委會願意上訴國際仲裁組織是明智的選擇

    因為仲裁機構講究的是證據而不是情緒

    台灣社會這幾年只剩情緒而非理性

    這是令人遺憾的地方

    • I fully agree with you.

      • 同意 +1

    • 回頭看看以前引發爭議的評論,說台灣「理盲而濫情」,是有些道理。
      但是我覺得,台灣社會各種豐沛的情緒,還是得體諒。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其生命脈絡,需要被溫柔的包容安頓,不能用理性的追求否定。

  13. “ 明智的選擇 ” —— 暴虎馮河的壓力之下 ﹖﹗

  14. 如同您這樣的言論太少了,有時覺得臺灣就如同一家大型百貨,偶而一次的週年慶,激起眾人的熱情,然後待熱情消退,又了然無痕了,什麼反日、反韓,也都是一時興起,誰真正去了解事情的真象?如這次事件,那些群起而攻之的人們,有多少人平時在關切這項體育?如果不了解何謂電子襪,及其由來,又如何能理直而氣壯地據理力爭呢?如您這樣的言論,在此時必然被打為某派或親某派,不過,希望有這樣想法的人能多些!

    • 非常同意你的回應唷~~albert的文章確實反映出台灣人的理盲

  15. 我們會憤怒,是因為我們理性告訴我們應該憤怒,而不是因為沒有理性。在你冷眼旁觀時說理性時,是因為你的理性跟我們的理性不一樣,所以情緒也不一樣。害怕憤怒,只是你害怕別人的憤怒,而不是自己的。

    • 你好,我不認識你,但是我尊重你的詮釋。
      寫這篇文章時,我原本只是跟幾個義憤填膺的朋友對話。那一些是有理性支撐的憤怒,哪些是過度氾濫毫無目標的憤怒,界線本來就有所爭議。這篇文章只是想要凸顯一種角度,請理解。

  16. 我可不亂貼標籤 ﹗﹗

    “在〔一群人〕同仇敵慨時 ”,“ 〔說句〕不中聽的話 ”這我是贊同的。

    “ 理性求證,是要想先釐清基本的事情,探究背後的結構,如此,才得以決定介入角度、力度,與行動目標。那時候會有立場,但是因為免除了過度氾濫的情緒,會更有底氣,更能聚焦。”—— 必需“ timingly ”。

    馬政府的處理方式與過程,所說的話 ﹕「運動員自己負責。」,「台灣運動員 作弊 ﹗﹗」民眾可以不激情,不暴民嗎 ﹖台灣政情很難存在“ 理性 ”的空間,這是必然的事情。紅衫軍的時候,自己說過什麼話 ﹖自己回想回想。

    在體育競賽如此低階的“ 政治場域 ”,連起碼的立場、對應,馬政府都如此荒腔走板,我只能同情台灣百姓而已。

    照你這麼說,台灣可以取消選舉 ﹗

    「你不是“ 主體 ” ﹗﹗」,那你還談什麼 ﹖﹖

    我綠嗎 ﹖﹗你太小看我了。

    • 以下這句話並不是政府的態度 —> 『馬政府的處理方式與過程,所說的話 ﹕「運動員自己負責。」』 <— 請不要硬戴帽子,搬弄莫虛有.

  17. 想太多
    不就是一個要為地主國爭取金牌
    一個順勢進行選舉動員
    而民眾只是要 『還原真相』而已
    有什麼危不危險的
    你沒有被栽贓過 當然會覺得勢不關己
    ……………..
    全民一起討伐
    惡意誣告 及栽贓嫁禍的委員

    • 要還原真相,就不能先預設「要為地主國爭取金牌」。
      又,你又怎麼知道我沒被栽贓過呢?^^

    • 在還未釐清真相前就先用預設立場去還原所謂的真相
      那還原的還是真相嗎

  18. 「全民討公道」當然可以……上綱到罵整個國家、族裔就不用了。
    何況那名技術委員是菲律賓國籍,卻因他的血統而挨了這麼多種族主義的罵語?(如果有證據,罵他栽贓或誤判,是另一回事)

  19. 寫的真好!

  20. 不知道要怎麼說,但是我覺得對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避開所謂的盲點,或者是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理性是很重要的,沒有理性的激情容易被有心人士所煽動與運用!但是你要知道,之所以會有這樣荒謬的判決程序.完全是對我們台灣人的一種輕蔑行為.如果今天是大陸的選手亦或是南韓選手發生這樣的爭議.結果絕對不可能是在沒有經過對國家代表團或是選手的充分告知與公開透明的程序下就發生這樣的判決!請你要有一個台灣人的自覺心與自尊心!我們不能得到中方與南韓善意的對待,難道不能表達我們台灣人的不滿嗎?我們台灣人已經是最有國格的民族了!我們沒有用暴力的手段對在台的韓國機構與中國機構造成損害!中國跟南韓之所以能夠這麼有恃無恐權杖的就是他們都一鼻子出氣!我們台灣人的團結與串聯就被說成不理性與激情.很多出來說出另一種觀點的人你們對於國家尊嚴被踐踏難道就沒有一點的同仇敵愾?這絕對不是台灣人民的不理智.我只是要請你知道,你是吃什麼米長大的!

    • Jerry

      息息怒。身為台灣人的自覺自尊我絕對有。十七年前我就曾在一個國際賽事替台灣拿過金牌,也曾因為昇不了我們的國旗、聽不見國歌而流淚。幸而當時跟許多他國參賽者建立友誼,也讓他們知道我們受到的打壓。頒獎典禮結束的當晚,我就在其它選手的促擁下(我記得有希臘、賽浦路斯、墨西哥、德國跟泰國的選手),在住宿旅館的大廳補唱我們的國歌,發國旗的小別針。

      今天面對瑕疵百出的程序,我絕對贊成先循正式管道要求調查。我所反對的,只是將這個事件,立即升高到對中國、韓國的國族仇恨。大家過去對這兩國有多少負面印象,那是一回事,碰到一件事先要就事論事,查證清楚,該爭取的絕對要爭取。但過度外延與謾罵,不但欠缺抗爭運動的精準,反而在國際場合落人「欠缺風度素養」的口實,削弱了我們企圖伸張正義的正當性。

      我不是沒有憤怒跟激情,但是這種力量需要精準聚焦,不能濫及無辜。最後,我愛吃台梗九號,也喜歡益全香米。

      柏文

      • 你說息息怒,最後再說你也愛吃台梗五號跟益全鄉米!我不討厭你的幽默感跟耶愉別人的方式,我也不是沒有幽默感的人!
        相對於那些藍綠立場明顯的論調,你是用溫和的方式去表達你欲蓋彌彰的立場?而我也是用這種方式去表達我鮮明的立場!但是台灣的力量之所以薄弱,就在於它傳出來的訊息強度太混雜了!
        民主的社會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家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每一種看法都應該是能被包容的.但是你要知道!面對各種打壓跟欺侮,台灣只能選擇用軟性的方式作抗議!這是台灣跟其他國家不同之處.其他的國家可能有很多種不同的手段,譬如經濟制裁,國際與論的壓力,甚至訴諸武力(當然這是最後逼不得已的手段).而台灣沒辦法使用這些手段我想不用多做解釋.
        台灣沒有辦法得到國際正義的奧援,因為誰握有大餅,誰就是國際正義!所以你覺得抵制某些國家的貨品或者是不看某些國家的戲劇這些事情很可笑,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的用選票來表示自己的忿怒很無知?!那我告訴你,台灣人只能用這些方式來表答自己的憤怒.但會這樣做的人還不夠多!
        而且在台灣內部就有一票人會冷眼熱諷看待這些行為!還覺得自己高高在上超然一切!你可以很超然,就是你對台灣已經沒有歸屬感了!沒有一致對外的槍口,這就是人盡可欺的悲哀!民族性不夠強烈,或許這是多元文化造成的結果!但是執政者不管是哪一邊,永遠也只能滿足台灣一半的同胞,而永遠也無法安撫另一半人的恐懼.
        這件事很簡單,連這麼無關國家利益的項目上都可以那麼簡單的把你抹煞掉,不用理由(當然他們已經有理由了)!只是不用你服氣!
        那你在看看我們已經如此交融的經濟體系,現在就只是看看他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做一個了結!不過不用擔心,因為我相信他們會找得到一個更的好理由的!當然也不用你服氣了…

        • 也許我正是台灣內部的這某些人

          只是覺得在真正的事實釐清前
          先客觀的看待事情,而不是人云亦云。
          被憤慨矇蔽導致看不見
          本來可以看得更遠的視野

        • Jerry

          我只能說,我對這塊土地深厚的情感認同,可能不是你目前看的見的。而我選擇去捍衛其尊嚴與生存空間的方式與風格,也跟你的理解略有不同。

          就說一件吧,我曾經在蔽校發動連署,要求學校圖書館訂購台灣這邊的華文期刊資料庫,因為一旦大陸的CKNI成為華文資料庫的主流,台灣的知識生產將會被邊緣化。這是一件比較無形的,但也攸關台灣在世界生存空間的事。( 可惜雖然最後成功讓校方回應同意評估、卻還是在教職員適用那一關被打下來…)

          再說一件,不管在大陸旅行,或是在留學生涯,我碰過數百名大陸人跟我談統獨。我也不怕談,也不強爭辯,就是好好說個故事,從七十三軍基隆港登陸台灣人的錯愕、台灣抓兵、講到二二八、白色恐怖至今,十之八九的機會,是換來全場嘆息。不知道有多少大陸人跟我說,聽到這些,才瞭解為什麼台灣人想獨立。

          我比較相信大禹治水,也就是面對壓力,要從內在的疏通,取代外在的對抗。所以我個人相信,對話跟互相理解,是解決許多衝突的基本基礎。

          至於台灣的國際空間,我覺得悲情牌可以打一兩次,但是效果有限。因為現實上,國際間比台灣人慘的地方太多太多了,真正戰亂的、霍亂橫行的、海嘯地震的、連水都沒的喝的,國際媒體真的沒有那麼多閒工夫,看一個人均收入兩萬美金安居樂業的小島島民自怨自憐。台灣國際上要走出去,第一部,就是要學會負責,學會給予,用對全球社群的貢獻,換來由衷的尊敬。

          一下子講得有點多,或許沒有緊扣你的文字。請見諒

          • 我喜歡你這種充滿知識分子良知與具備充分學識的人.但是或許你也誤解了一些事情.不管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理性,是激情(與其說是激情不如說是一種熱情),其實你說的打悲情牌,或者是另一群人所說的台灣人的自卑感我覺得並不存在的.

            因為就我在南部居住的那一段時間,我所觀察到的所謂綠色大本營的那些人們,在他們身上我可以看到的沒有悲情與自卑,只有踏實的生活與務實的想法(因為現在的政策是漸漸的剝奪這些人的生存權),再加上一點北部較為缺乏的濃濃人情味!

            而且其實相對於壁壘分明的另一半台灣人,反而有著更寬容的心胸!我說的這些話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信.再來我要為這些人辯解的是所謂的悲情與自卑.其實這些說法是那些自以為是的政客與學者透過其狹隘的眼光所虛構出來的名詞罷了!

            這不也反映出這那群人對於相異於自己觀點的人群的輕視與汙衊!對於莫須有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污名,誰能不出現反彈呢?其實大家對於那種一昧煽動民族仇恨的人同樣有著強烈的反感!他們要的只是踏實與快樂的生活!

            如果不要分別藍綠的立場,其實大家所關心的就是要能維護國家尊嚴,與所有人民的生存權!只是彼此關心的程度與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知識分子具備的理性是可貴的!但是相同的理性是無法在國際上激起漣漪的!有些事情可以慢慢來,但有些事情必須要很短的時間內在國際上得到關注,這時激情與熱情是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子才會有足夠的力量!

            • 所謂「在國際上打悲情牌」,並不能跟「南部所謂綠色大本營的那些人」劃上等號。

              前者,是指實際發動各種連署公投、國際串連抗議、聲援台灣的人,他們多數有國際經驗(異國的生活,特別容易讓人清楚感到,「我是誰」很重要)對外語有一定掌握。當中有些人,特別是早年因為台灣意識流亡海外者,是真的感受、訴說一種台灣人的悲情。幾年前倫敦辦世台會,我有幸得見幾位長年投身海外台獨運動的長輩,深有所感。

              後者,我同意你的觀察感受。我在南部旅行時,同樣印象最深的是踏實、人情。

        • 您所說的超然是對這件事沒有任何關心
          沒有經過任何查證就說自己看得開、很理性
          而不是Albert花這麼多時間在釐清這件事
          如此的控訴不合理

          • 下回要是老婆被人家強姦了, 不許憤怒, 一定要理性冷靜, 先了解一下有可能是老婆自己願意的.

            • 如果你老婆被一名男子強姦了,你拿刀殺了他全家老小,最後社會輿論會認為你的行為比較合情合理嗎?以台灣社會來說,並不會。

      • 以上的留言綜合何所有反面論調者言論的總結感想,並不是指針對Tzeng的留言,特此說明!

      • 這件事的發展有如您所說“在國際場合落人「欠缺風度素養」的口實”???

        • 我在好幾個網站上看到部份台灣網友一直罵中國民眾是「支那畜」,還有很多涉及祖宗的汙辱字眼;反倒是中國網友比較自制(這種反差讓我相當意外和難過),大多不解台灣網友為何如此低水準。
          此外,部份台灣網友雖然陳述道理,卻語帶傲慢,令中國網友即使認同道理卻也難以親近和支持。

  21. 亞伯特說得好。
    也忍不住想貼Michael Sandel的TED演講。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michael_sandel_the_lost_art_of_democratic_debate.html

  22. 如果辛辛苦苦做的博士論文,莫名被指靠抄襲盜用,
    然後取消你的博士資格,請問你做何感想?
    寫寫文章抒發心情很容易,
    但楊淑君十幾年來的努力就這樣毀於一場不平的賽事,
    公平嗎?

    • 楊淑君的正義要伸張,公平要爭取,但不代表要在許多真相還沒釐清前,就上升到對中國人跟韓國人的全面否定。
      前晚寫這篇文章時,只是跟一些義憤填膺而罵韓譙中的朋友對話,我並沒有否定所有爭取公平的努力,請明察。

      • 回得好

  23. 說得好
    不過這只適用於楊淑君事件 不適用於扁案或紅衫軍

  24. 雖然我不甚認同你的文章
    但是肯定你敢發言的勇氣
    請一起為台灣加油

  25. 一語中的,不得不表贊同,完全道出現在許多議題的現象!

  26. “我對憤怒,特別是集體的憤怒,戒慎恐懼" 這句話我同意。不過,就這件事來說,當影片顯示的事實呈現出來的時候,就是該適時生氣的時候了。尤其是當初部份媒體的報導並非事實,群體的憤怒之下發揮很大的力量去尋找真相,而得到事實,才不會被部份媒體不實的報導所蒙騙,這其中也沒有任何的不法或是衝動之下的行為。當然,對於集體憤怒要小心分析是沒錯,但當真相放在眼前的時候,能不生氣嗎?

    • 這篇文章寫於前晚,當時很多證據還不明朗,就許多好友開始罵垃圾中國、幹譙韓國泡菜。我當時覺得泡菜很無辜,亞運會的小白菜也很無辜,所以寫這篇。

      現在事情慢慢明朗,我絕對支持向亞跆會討公道。但是我還是反對「過度外延」的怒氣跟抗爭,那只會落人口實,減少我們訴求的正當性。

  27. 哇~聖人耶!快朝聖!

    • 在哪裡?你在照鏡子嗎?

    • 不用朝聖,自己也清新一下就行,不賴滴.

    • 哇~酸民耶!

    • 反韓貨也是種聖人的行為喔
      不看韓劇真的很難

  28. 所以 以你的觀點 任何的革命、群眾運動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吧!

    可是歷史證明了群眾運動 有好有壞 並不能一以蓋之

    是不是應該這樣說?(弔詭的是..最最害怕群眾運動的 就是共產黨)

    理性/感性 是一體兩面的事實

    理性是指標 – 而感性是動力 當壓迫太深沉 太全面的時候

    也只有將小小的力量累積起來 才得以發出巨大的聲音。

    當然 你有權利發表你的看法

    但是您的看法發表在一個幫助他人抹黑自己選手的媒體

    這點是不是很可以質疑?

    • 比起共黨革命派,我的確是個重視先體制內改革的費邊主義份子,幾近於清末的制憲派。我認同革命運動的價值,但那是制度內抗爭後的第二選擇。而且成功的運動,一如當年老黨外的運動,有清楚訴求、精準目標,而不是動輒濫觴無辜。

      我的原文發表在部落格,只是寫出來之後,變成了公共財。之後哪家媒體要引要用要殺要剮,已經不是我能決定的。

    • 我是看不出作者有任何幫助他人抹黑自家選手的惡意.
      事件發生後有漸進釐清真相的過程
      作者在事件發生後的初期所表達的,是一種提醒,是一種慎重其事的期許

  29. 『基於目前對事件的理解,楊淑君上場時多帶兩個感應片是事實』就憑這句話,就知道你被洗腦的很嚴重!你懂跆拳道嗎?你看過非亞運跆協官方無剪接版的比賽影片嗎?
    1.你知道新舊版電子襪的異同嗎?兩者相同的是都是世跆協認證核可的護具。舊版的電子襪多兩片晶片沒錯,但是不管是舊版或是新版,不管他的晶片數量的差異有多少,兩者的感應效果覆蓋範圍都是一樣的,這些產品廠商都證明過了!更何況在"賽前"就已經被主審要求取下腳後跟的晶片了,這些請你自己上網搜尋沒有被官方剪接過的轉播畫面,這等於要楊淑君讓分給對手啊!讓分也沒關係,都照了大會的要求做了,但事後來的結果卻是中國跆協、亞跆協、世跆協都拿這兩片早已取下的晶片,栽贓楊淑君作弊!更何況在賽前的檢錄會換成舊款的電子襪也是大會要求的,你真的瞭解全部的過程嗎?不瞭解就別裝清高指著別人的鼻子罵!
    2.技不如人輸掉比賽的話,那我們摸摸鼻子認了,下次再努力就好!被人陰搞掉參賽資格,那還可以心平氣和循正常管道申訴就好!不過被人陰了,還要被栽贓說中華台北選手作弊,中華台北台灣就是個作弊國家。甚至動用亞運、亞跆協、世跆協官方網頁新聞稿記者會一起來栽贓。這樣還不能生氣,這樣還要裝清高?這次亞運主辦國是誰?亞跆協主席秘書長是哪國人?世跆協主席秘書長是哪國人?中韓聯手做掉你還栽贓你就是作弊﹐你能裝傻被洗腦裝清高,抱歉,大多數的台灣人不行。
    言盡於此…

    • 我在昨天半夜寫下『基於目前對事件的理解,楊淑君上場時多帶兩個感應片是事實』,不是因為被誰洗腦。而是看到楊在比賽上場後,又被叫到場邊,由教練取出兩片感應片。至少在當下,教練與楊都對於取出這兩片沒有異議,這便代表,對於當下雙方共同認可的比賽規定而言,那兩片是多餘的。

      隨著後來資訊逐漸明朗,現在比較清楚的是,對於我國代表隊而言,在主審要求下取出那兩片,覺得好像沒多大差別,但對於技術委員而言,那兩片就可以大做文章,藉以指控楊淑君作弊。

      我就想起以前在部隊出包,連長跟我說的一句話。他說,「部隊裡,很多事情可大可小」,它可以無傷大雅,但是當有人要搞你,也可以弄得很大。那次我被禁假六天,整整六週關在營區。這次我們看見的就是,國際賽場上,也是有很多眉角可大可小。

      最初的那段話,會強調「基於目前對事件的理解」,就是因為我認知到隨著時間推進,資訊更完整,理解也會調整。

      我歡迎任何人針對文章內容切磋,討論不同意見,但請不用咄咄逼人說人「被洗腦、假清高」。小弟文章中也從來沒有「指著XXX的鼻子罵」。

      • 很想在回應你的論點,但想起學生們常說的一句話:everyone fights for 15 minutes 你認真,就輸了! So, enjoy your 15 minutes!

        • 如果只需要聊十五分鐘,我可輕鬆多了。我不是在打架,只是對每個過客的留言,儘量做到回應對話的責任。在網路世界,認真或許就輸了,但我計較的不是輸贏,而是對每個對話都覺得,至少自己要認真。

          想法供參。

  30. 真慘,一堆連話都說不好的人都跑來了。

  31. 影片都清楚顯示梁振錫和趙磊在扯謊了,您還能保持理性平和到什麼地步?
    當面對打壓與不公的時候還要保持「理性平和」,這不是鄉愿?
    不去思考憤怒背後的成因,而去指責人民憤怒,
    這是倒因為果。

    可憐的台灣運動員,在別的國家被欺負打壓就算了,
    還要承受自己國家報紙的調侃消遣嘲笑。

    大概只有台灣才看的到這種奇特現象吧,標準的內鬥內行。

    • 這位大大可以看看我下面的留言
      不震怒有不震怒的做法. 你可以比較一下, 我在下面的做法, 跟努力盡情謾罵相比, 哪一個會對事情比較有幫助? 哪一個比較能引起國際友人的關心?

    • 憤怒可以理解
      但憤怒不是最好的方法
      訴求理性的人不是沒有憤怒
      而是他們認為這樣對事情更有幫助
      請理解壓抑自己的憤怒最後仍訴求證據與理性的人

  32. 看到聯合報的報導才轉到你的Blog
    非常同意你的觀點,台灣的民主和社會要進步
    一定要人民從被情緒操控的情況下出來
    轉成面對事情能夠用冷靜和理性來面對
    我認為唯有從教育著手才有辦法達到
    學校只傳授知識是不夠的了
    思維方式和情緒控制應該要納入學校教育
    看到你被許多人罵,請您不要灰心,忠言逆耳
    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聽他們不喜歡聽的事情,被罵是正常的
    希望您繼續提供理性和冷靜的分析
    謝謝

  33. 作者說得非常好. 我也討厭他們這種近乎作弊的行為, 但這些情緒化的反應其實什麼事都不能解決. 我選擇貼出CNN的這篇新聞.
    http://edition.cnn.com/2010/SPORT/11/17/asian.games.china.taiwan/index.html?iref=NS1
    我現在在美國讀書, 這樣做起碼讓我 facebook 上數十個美國佬知道了這件事, 比加入那些充滿無理謾罵的 facebook group 有用多了.

    但是, 今天CNN出現了這篇…
    http://edition.cnn.com/2010/SPORT/11/18/asian.games.china.taiwan/index.html?hpt=T2
    他們燒國旗燒得很爽. 但外國人會怎麼想? “這就是台灣人的水準?"
    我實在不曉得現今台灣社會 “反正盡量釋放憤怒就對了" 這種想法到底哪邊來的…

  34. 你有看蘋果日報了嗎
    新舊兩款均可以在比賽中使用
    而舊款貼片就是有腳後跟的地方

    你到底認清事實了沒有?

  35. 自以為中肯裝聖人 事實上最可悲的地方就是有你這種先龜起來檢討自己人幫兇手開脫 真正搞不懂任何事情真相 把眼睛閉起來耳朵遮起來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道德勸說 你的水準比起黑心主謀中國幫兇韓國不惶多讓矣

    • 我真的看不出來作者哪裡在「幫兇手開脫」,他的重點在於大家是不是真的弄清楚「兇手」是誰了。
      也許大部份的人都覺得已經認清了兇手是誰了吧…

  36. 不知道發瘋似的找證據,想為楊淑君平反,算不算是理性的表現?
    同樣的事情在中共、韓國發生的話,百分之百會變成種族暴動
    台灣學生選擇打新聞戰,而且把砲火集中對亞洲跆協,看起來應該很理性吧

    還有
    我不能接受亞洲跆協選擇抹黑選手,好讓瑕疵判決看起來比較正當的作法
    我也不能接受應該要跳出來抗議的體委會,反過來跟國人說些沒營養的話
    不過我最不能接受的
    是一些自以為道貌岸然的人,說照著對方規則走的跆拳隊全體要負起責任
    憤怒是理所當然的
    重點是憤怒時會做甚麼事

    關於舊款電子襪該怎麼用,亞運主辦也沒有給明確答案
    所以亞運主辦也要記上一筆

    • 你說的我都同意,這也不是我原文批判的對象。

  37. 「憤怒的人很難保持理性公允,更難理解複雜的事理。」
    請問那你知道這次事件的事理是什麼了嗎?
    先看問題本質再來做評論吧
    不要只是站在高處戒慎恐懼

    • 我看到亞跆會在制訂規定、溝通、檢錄、跟裁判過程明顯的瑕疵暴力,但無法確認背後有陰謀的故意。我也看趙磊的角色,有違反「利益迴避」的問題,這件事凸顯中國體育界似乎還沒有這種觀念。我看到我國跆拳道協會、體委會、代表隊領隊、教練,在第一時間沒有人弄得清楚狀況,顯見事前溝通有很大的問題。我看到國選手受盡委屈,需要聲援。但也看到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動輒升高到國族仇恨,爛及無辜。

      報告完畢

  38. 真相只有一個。

    楊淑君有沒有作弊? 沒有(現場轉播親眼所見)

    那為啥說她做弊?

    今天他是背著國旗出去的鬥士 台灣在世界的聲音就是這樣從小地方

    一點一滴累積起名聲 名譽 和很多很多

    但是一個污名的指控卻能輕易摧毀很多人努力的成果。

    甚至是很多代 很多很多巨大犧牲帶來的微小成就。

    而閣下你的言論 在我看來似乎就代表了鬥士背後那把 自己人插上的匕首。

    鬥士可以戰敗 可以被小手段打敗 但是清白是我們的底線。

    而更不堪的是 倒在自己人的手中。

    • 個案公道要爭,說楊作弊很嚴重,我只是反對上升到對國族的仇恨。

      拙文原只是與朋友對話所寫,文章內容也未針對楊淑君個案執過一詞(我對楊淑君個案的看法寫在FB討論串)。如果你覺得為楊淑君爭公道的人,被我的文章捅了一刀,只能說文章寫完之後有他自己的命運,或許被借刀殺人了。

    • 用"鬥士"跟"自己人"比喻,過於煽情。版主從來就沒有對誰"插匕首"的能力,也沒有讓誰倒下。戰鬥有許多種方式,團體之中自我檢討的聲音是必要的。大家的憤怒是一致的,但不是一定要用你那套方法來表達才叫做憤怒。

  39. 剛剛看到聖經的一段話,覺得非常有道理,也很符合現在的狀況,給你知道。

    雅各書1:19-20:『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忿怒並不成就神的義。』

    所以不是說不動怒,而是要在快快的聽,和慢慢的說後,再慢慢的動怒。

    • 老實說,我看到ptt上很多的網友們。第一時間是憤怒沒錯,但是更多人第一時間是去查事實的真相。另外我相信,上帝要我們慢慢的發怒是因為,當我們第一時間憤怒就失去智慧了。如果我們在智慧的言語上去解決使我們發怒的原因,上帝是喜悅這樣的事情。因此,我們也肯定一下許多在第一時間查明事實真相,以及去跟BBC抗議事實報導不公的網友們。

    • 同意樓上這篇,單純的發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40. 同意開版PO文者的想法,台灣一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陷入了民族主義的狹隘窠臼中。特別是很多人認為是主辦國聯合韓國的跆拳道工作者構陷我國選手,這點更讓人啼笑皆非。如果大陸可以這麼做,這次跆拳道黃顯詠也可以一樣被作掉,但他拿到了金牌。如果有看愛爾達轉播大陸的足球,也可以看到大陸隊在跟吉爾吉斯那場,被裁判差點作掉一場該大勝的比賽。不是我要幫主辦國說話,而是裁判問題從整體的亞運會所有比賽來看,裁判勾結主辦國的事情未必站得住腳。

  41. 不憤怒你就等著被踩在腳底下踩得死死的 謝謝

  42. 版主整篇文章沒有幫韓國人說一句話,也沒有責罵我們的代表選手,從頭到尾也沒有討論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他只是陳述他覺得快速的集體的憤怒和二元思考是很危險的事情,畢竟當時版主再寫這個文章的時候真相還沒有很明確,我相信當更多的證據指出是韓國人故意打壓的時候,他當然也是會憤怒的。他只是提出在真相未明前就產生的集體憤怒是很危險的事實而已。

  43. 1.網路有煽動人的情緒是沒錯
    但你說的『憤怒的人很難保持理性公允,更難理解複雜的事理。強烈的負面情緒,會自動濾掉與情緒不一致的訊息,主動篩選出、甚至去強化,能証成自己情緒合理性的片段證據』對於這次事件根本幾乎不存在,(講難聽點你這句話是bullshit),被打壓以及被指出作弊,可以網路上很多"影片"得知根本是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而我們要的只是要一個合理的交代,但亞跆聯盟說詞卻反覆不一,這國小生都知道一定有問題。最重要的這不只是個人榮譽,代表國家出賽,已經關係到國家面子的問題,再加上體委會以及執政政府在事情發生之後又歸在那邊,(馬無能還在拼選舉,幹真夠可悲的),綜合以上所說的
    你還會覺得人性被推往"未開發的野蠻"嗎?所以回到一開始說的,這只是"煽動"人民集結力量,捍衛自己的國家尊嚴罷了(還是說到英國唸書就以為自己是英國人了 顆顆)

    2.你說的是有可能發生,但這件事情是非對錯已經很清楚了,你的言論絕對不適用在這個Case,我們的憤怒是要一個交代,還是你在眾憤怒聲浪當中想當個聖人?講大道理?不用在那邊裝聖人,多付諸點實際行動咖贏啦!!

    3.有網友說你一篇錯字就很多,加油 不要丟台灣人的臉 886

    • 我部分支持這篇留言:有許多事情,照理說應該由政府出面爭取,成效才是最大的。但當政府噤聲,人民不得以自行出面,就難免走向煽情。固然有人可以在這種環境之下保持冷靜,卻很難歸咎於群眾 (因為最該歸咎的對象應該是政府,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不過這篇回應倒也不是什麼讓台灣人很光彩的文字。只是把怒氣改用酸言酸語發洩在不對的人身上,講得好像自己坐在電腦前面動動滑鼠點個連署就算是有"實際行動"了……?

      • 給別人扣帽子灌罪名的手法
        讓人不容易明察這篇留言的可取之處

        • 我樓上的留言是針對軒的留言

  44. 我也是華威大學博士生(雖然沒唸完),夠資格回應吧?

    首先第一點,什麼叫"沒有第一手資訊"?
    當時有現場轉播的影片,後來也有網友不斷在網上放映當時的重播畫面,
    請問何來"沒有第一手資訊"?

    第二點,趙磊身為吳某人的教練,他為什麼不用迴避?

    還有,這位偉大的華威大學博士生,請你不要把"不中聽"寫成"不重聽"好嗎?
    你是聽力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所以要"不重聽"嗎?

    第三點,這些都是屁話。
    根本不需要"第一線媒體的查證",當時的影片就可以證明一切。
    再者,國族情緒的憤怒是來自於當場受到的打壓與不公,
    當你面對打壓與不公的時候還要保持"理性平和",這其實只是一種鄉愿而已。

    講個我很喜歡的銀河英雄傳說裡面故事好了?

    一群地球教徒殺上了楊威利提督所在的船隻,當時在船上的"自治政府主席"
    羅姆斯基先生的第一反應是:"你們這些人很沒禮貌,要知道你們這樣做balabala…"

    後來的人評論說: “主席當時該做的不是說教,而是直接拿把椅子砸過去才對。"

    對於中國的打壓,我的看法和那位"後來的人"一致。

    第四點,這些話其實只是在把憤怒的聲音扣上"不理性"的帽子而已。

    集體的憤怒要足以壓迫多元的意見,通常只有一種情況,
    那就是外來的壓迫已經到了極點,逼得人民不得不起而對抗。

    史學家亨德里克.房龍在"人類寬容史話"裡面論述馬丁路德時,
    對這點有著明確的解說。

    不去思考為什麼憤怒的聲音會成為主流,卻去指責人民的"憤怒",
    這基本上只是倒果為因的說法罷了。

    最後一點,請你不要打著華威的招牌出來好嗎?
    我可不想讓全台灣人覺得,我們華威的學生是這個樣子哪…

    • 這裡回應不需要任何資格。這是一個公開場合。

      首先,我沒有打什麼招牌。我只是在事情爆發的第一天晚上,在部落格寫一篇文字,回應給幾個當時義憤填膺罵中譙韓的朋友。當時許多資訊還不像後來這樣明朗,隨著一些影片與新聞的流傳,我也將我的看法寫在FB的討論串中。

      第二,我認為這個事件,的確應該讓對岸認真思考「利益迴避」的原則。
      我為錯字道歉,待會去改。不過你的引號使用也讓人頗費神阿!

      第三,影片代表真相,偏偏同個影片,會引起不同的詮釋。像是楊淑君一開始上場試踢,然後被主審叫去教練旁邊,把感應片拿下來。那時候,算是已進入比賽了嗎?我們都強調,楊淑君正式比賽時沒有那兩片,那九分絕對紮紮實實。但是裁判的判決顯示,他們認為帶著那兩片「上場」,就是犯規。這個看法我認為要反駁,但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直接上升到對國族的否定。

      學長是歷史所,以前住在湖區宿舍,曾經為台灣隊奪牌而奔的那位吧?

      • 同意,該爭的就要爭,但有些不必要的國族仇恨就少說吧。

      • 引號似乎是部分電腦的問題

        • 我覺得那位自治政府主席-羅姆斯基先生可能考慮到他一張椅子砸不死一群地球教徒吧?

          一件事本來就有很多不同的面向。
          該去思考的是成為憤怒聲音的那主流,
          是否應該存在吧?
          真的該存在,那屆時在成為真正的憤慨也不遲不是?

          • 說得好

    • 這篇是我看了這麼多天來覺得最好的一篇!

  45.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思考一下吧前蔣孝嚴的國會助理… 當您的身份比一般人高的時候
    你選擇不說話…

    • 哈哈,想不到N年前的往事也被挖出來。
      我現在是個背負學貸苦哈哈的研究生,身份可沒比誰高。

      我不是選擇不說話,只是注意說話的分寸。

  46. 給 regjasonwu
    更多的證據?充分有利的證據一條就夠了

  47. 不知道你對2006年紅衫軍,以及2004年高舉「選舉無效」那群人的「集體憤怒」,有沒有同樣的指責與反省?

    • 報告,有反省,但當年還沒開始寫部落格,沒有文字可供證明清白 ^^
      又,這篇文字也不是指責,原本只是跟幾個朋友對話。

  48. 您好,在八卦看到這篇文章,特地來發聲
    尤其是對集體憤怒下壓迫的看法多元性這個見解深感認同。
    剛開始知道這個事件,的確是很生氣
    但是幾天下來見到這個憤怒越燒越大
    上綱成國族仇恨,看韓劇的、迷韓星、買韓貨的都無端被捲入這次事件,
    被侮辱、被謾罵、在網路上被拖出來鞭打
    再這種集體憤怒下只能有一種想法
    你只能恨韓、恨中,只能辱罵這兩個國家,抵制韓中的一切
    不能有其他思想,否則吃的就不是台灣米,就不是個有尊嚴的台灣人
    一直以來我很不齒所謂的中國憤青
    但這幾天我真的活生生的見識到
    我完全不迷韓,甚至政治立場偏綠,但是看見這幾天的現象竟然開始覺得有些可怕
    連媒體對於駭客事件,下的也是「幹的好」這種標題
    幸好大部分的憤怒主要還是在網路
    由衷希望這種抓住無辜的人來鞭的這種憤怒不會延燒到現實生活中
    否則真難以想像會發生什麼事情

    最後…
    1.我絕對支持楊淑君,這件事情一定要有個交代
    也不認同那些認定楊淑君作弊的報導
    但不代表我一定要用怒火中燒的情緒去看待這件事
    也不代表一定要其他人跟我同樣的看法想法
    更不代表要上綱到國族仇恨去攻擊其他無辜的人(這是我最不願見到的現象)
    2.在集體憤怒中有勇氣說出不一樣的聲音,是很不容易的
    佩服你,也希望你保重。

  49. […] 在一群人同仇敵慨時,說句不中聽的話 […]

  50. 我挺你, 雖然那些憤怒的群眾不會了解你在聲張的是什麼, 我挺的又是什麼, 但是我們自己了解就夠了。

  51. 如果這股情緒可以半年後仍然得見,媒體得載,個人以為才真是一個事件
    台灣選手屢屢在國際賽場上被中國打壓,為什麼沒人當一回事?
    還是非得每次都得有哭喊的鏡頭台灣才會覺得自己被欺負?
    我們遺忘多少類似的事情了?
    說要抵制X國貨
    不說別的
    拒看PPS
    有多少人做得到?

    • 當憤怒激進的情緒冷卻
      轉為深度思考和理性時
      一個事件才能夠延續
      憤怒是理所當然的
      但要持續且有深度才會有效
      比起一開始就憤怒激進
      我比較欣賞一開始就理性冷靜的做法
      同意南無的看法

  52. 那請問你覺得台灣人不該生氣嗎?
    台灣人不該表示些什麼嗎?
    還是就默默接受默默承受?
    許多事情的演變自然有他的道理,
    選擇冷眼看待然後指責社會的不是只能看見你刻意閃躲的姿態.

    • 表達有很多方式,節制精準的憤怒,在此刻是最理想的。

    • 憤怒只有"默默承受"跟"毀天滅地"兩個選項嗎?

    • 「選擇冷眼看待然後指責社會的不是」這做起來超容易
      完全不用查任何資料去釐清
      只要有主觀思考就夠了
      Albert何必累了自己又遭人罵?

      • 我要為「醉」說句話。他留言時,版上只有我頭一篇,後來從facebook貼過來的這些文字紀錄還沒上線,所以他可能不知道我在釐清上做過的努力。片段的資訊可能導致誤解,你看到的版面,跟他留言時是不一樣的。

        不過還是謝謝你仗義相挺

  53. 嗯…..很認同文中很多的觀點
    自己的部落格發了一篇支持楊淑君的文
    希望臺灣的網友除了可以傳送給國際友人以外
    也保持理性和加深自己的內涵和實力
    (說實話,亞跆盟網站被駭,上去卻看到文法錯誤的英文和大大的Taiwanese,心裡是很怕外國人是不是覺得我們真的在無理取鬧)
    在facebook上面看到一堆對於韓國和中國的汙辱和謾罵
    有些低劣到讓人看了很痛心也很擔心
    痛心是難道臺灣網友能做的就只是謾罵?
    擔心的是外國人如果看到了而且看懂了
    是不是會認為臺灣的權益更不應該被關注
    是不是會認為臺灣是塊人人口出穢言不歡迎外人的土地

    還有,有人在挑錯字,就改一下讓跟事無關的爭論沉澱下來吧…
    好不容易有個不是謾罵的聲音卻因為錯字被人認為少了credibility
    (就如同YouTube上面很多"抗議"的影片的英文內容一看就知道是翻譯網站和軟體翻的,說實話也是讓人很難覺得有credibility)
    我想很多人都不樂見到

    • 這些很多人 我想應該是某敵國大部分人民吧!

      直至此時 某敵國仍然死咬作弊不放…

      說法更是千奇百怪 五花八門。(某報似乎跟某敵國有奇妙的相關)

      或許一開始只是個案 但是在他們內部的機制之下已經迅速上升到國族層面。

      只是他們能對內清洗,對外卻全然無計可施。–正如同64一般

      WTF被駭 , 我認為這很恰當的表現出台灣的憤怒

      一群行走在黑色中的人們 長久以來對任何事都選擇不聞不問

      台灣專業人是何其低調…

      但他們今天選擇用他們手中僅有的力量來做出宣示

      這群人如果你說她們邏輯不清楚 情緒不清醒 證據不確實

      我想世界上不會有多少人擁有更清楚的邏輯觀 更冷靜的情緒

      以及更有效的蒐集證據手段

      這代表的意義難道還不明顯嗎?

  54. http://www.budomart.com.tw/index.php

    自己好好看看吧 代理廠商的說明

    不要說 在比賽前 楊就把貼片拆掉了

  55. 或許當您在討論到憤怒會使人失去理性判斷的時候,是否應該也一併把背景環境討論進去呢?或許您說的不無道理,但是並非在所有狀況底下都適用。我也相信您是研究人員也清楚,這種理論,都會先有它的定義,而不清楚的定義將導致理論無法施行。而從此事件看來,大家的憤怒是來至於我們的運動員選手以及台灣人,無法用理性的方式獲得該有的解釋以及平反的機會。君不知大陸官員如何來解釋這件事情,以及跆拳道亞洲協會如何批評台灣的運動員及選手。如果當我們遇到的是一個不講理的對象時,難道我們所謂的理性,真的有其發揮的空間嗎? 如果事事都如你所說的理性,我想或許不該有革命,因為革命也算是一個激情跟憤怒不是嗎? 我想當我們的社會國家系統夠健全的時候,你的理論大體上是適用的。但很多時候,要改變現狀,我們不得不做些事情。我想讀書人該有的是為社會為國家付出的胸懷,當然我們也必須實事求是。也很感謝您在這件事情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也對您的看法提出了敝人的一些小小回應。或許我們也可以有更多的討論,但我相信只要大家的憤怒不失了軌,不做犯法以及侵害他人的權力的假設下。這未嘗不是個方法,讓那些陷我們於此景況的對手了解到,台灣並不是你所想的這樣毫無作為的地方呢。

    • 認同!

  56. 去妳媽的逼 台灣人不挺台灣人 你他媽的中國狗 滾去中國 幹拎娘

    • 不要亂扣帽子. 搞不好作者挺得比你多. 這樣罵髒話你家的狗也不愛你.

    • 這樣就是不挺台灣人?
      難道都要像你這樣用髒話表達憤怒才叫挺台灣?
      我想你是看完了文章但沒看懂吧

      你可以不認同他的看法,但說他不挺台灣人是說不過去的

    • 我只看到髒話
      卻看不到你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這就是過度憤怒會造成的不良結果

  57. 那如果證明我們的憤怒是合乎常理且也有證有據
    就不再只是單純的憤怒而是據理力爭
    我個人純粹想知道對於國家你是否有過一點支持?
    更基本的請問!你有當兵嗎?

    • 我支持據理力爭,反對過度上綱上線的憤怒。
      請參考之前的一些回覆。

      另外,看來我說完話之後要證明的事情還不少
      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862旅 1811梯

      • 冷靜不等於冷漠,支持板主

  58. 越來越看不懂了 啥叫節制精準的憤怒
    用白手套丟向對手嗎

    • 我所認知的是
      打壓我的人如果是A君
      無節制的憤怒會把A君家燒了
      連帶他的家人和狗
      那是因為我不知道A君人在哪
      只知道他在家中
      雖然我成功幹掉A君
      但在嚐到果實之前就會因縱火醉被抓

      節制精準的憤怒是
      知道A君的日常作息和精準位置
      只要一發子彈就能幹到A君

      當然如果你要說之所以A君會打壓我
      跟養育他的父母和陪他完的狗有關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希望有幫到你

      • 想稍稍補充一下, 要先確定一下A君是不是在"打壓"我, 也許是A君做的是對的.

  59. 這種清談式的言論唯一的好處只能用來自爽,
    幫不到任何人,何況你的論述並不適用於本次事件,
    提出來做啥? 未立基於事實的論述實在不堪一擊,
    要照本宣科的念書,關起門來念就可以了,要發言,
    時機和場合都要適當,不然就是流於空泛

    現在你的言論就像在天安門跟學生說: 坦克輾你,但我們需要精準的憤怒:
    請瞄準開坦克的人或製造坦克的廠商一樣,可笑…

    • 嗯,或許是我不懂,我真的看不出來亞運這個事件跟天安門的有什麼相同之處。
      而且在您的例子中,天安門的學生如果把憤怒指向坦克製造商,那才是不精準的憤怒(人家只是賣坦克,被政府拿去壓學生也要負責任嗎?)
      同樣,作者的意思是說,除非有證據證明中國韓國政府安排了這一切,不然對人家全國發洩怒氣好像也不是很準確…

      不過我同意「清談式的言論唯一的好處只能用來自爽,幫不到任何人」這句話,你我的留言都屬於這一類。

      • 最後一句經典

    • 大部分的大陸人認為鎮壓得很對很好!

  60. 你要說平衡觀點之前,為何不提這群你所為的民粹積極的對外電投書闡述平衡之事實?而他們基於何等的證據對bbc,cnn做出翻桌式的投書,最後卻被收錄成為叫中立的平衡報導?

    如果我沒有看到華視的轉錄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PcXA0AMMc也許我還不會如此憤慨,但問題就在於看了最接近現場、最能還原現場的資料後,我只有看到WTF的技術裁判可以無恥到在賽中6分暫停,再叫裁判拿賽前就丟在台下的感應片,並據以為稱說台下的感應片造成了台上得分的作弊不公?再套回亞台盟多次的新聞稿和說詞,反反覆覆,但大致雷同論據的『賽後貼上作弊說』在影片中完全得不到映證。

    一個比賽前被拔掉的感應片要怎麼樣才能在全程轉錄影片中重新長在後腳跟?為何一個爭議規格的電子襪,卻不在比賽前就宣告作弊而失效,而是要求撕掉後繼續比?為何主審要叫裁判特地去中華代表裁判的抬下再撿起感應片,再拿來當作證據說作弊?若按你第二篇引言『……他們五月領隊會議中,達成的「裝備有狀況就直接disqualify」的共識。』又為何此共識無法於賽前就質接將楊失格,卻是要求賽前扯下,又在賽中反控賽前扯下的感應片在賽中造成作弊的效果。

    這是你辯護亞抬盟和他"正式程序成立的判決",我還可以於影片中引證2:45秒,於尚未正式開始前,台灣代表隊教練拔感應賽的同時菲律賓籍的裁判就在旁邊見證拆下,也許你文中引述的『另外包含新加坡、伊朗籍的技術委員』是因為處場角落和台下,也許有視差,但在拆的時刻裁判也在監視也是事實,難道以他為首都是瞎了眼嗎?

    如果你的報導源能講明白這些矛盾點,那才可能說服台灣民眾這個感應片不是不存在。
    但事實上這些在影片中卻代表著無解的矛盾,就算你的論點退縮到『賽前帶感應片進場』就算有作弊嫌疑論,但審判可以由賽前協調選手拆片,裁判也見證拆片了,但賽中還是可以轉彎突然反悔,拿著賽前丟的感應片指證楊淑君作弊。這可以算是公正無爭議的規則裁量的話,那我必須直言:這是個挖洞式的正義,而洞的深度決定挖的人無恥的程度。吾人正掉入這個被稱之為正義的洞裡,洞裡皆是上頭迴盪的作弊迴音,想說事實卻難以傳達。若真實可被正義扭曲至此,那如你所論,何須冷靜分析釐清真實?若否,又何德能證能辯護此種正義揭發作弊框架的論點,是廉潔到經不起鄉憨的多雙閱聽人的眼睛檢視?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再指責民粹鄉憨的同時,為何你不回顧你所辯護的亞運和亞抬盟,它們所提出的論證又何能支持你的直言?

    最後,你認為台灣人把此案作為長久仇中仇韓的發洩點,並把議題限定在野蠻偏見的憤恨民怨,就錯了。他們憤恨的是:比賽竟然可以用不光彩的栽贓,讓選手未戰先敗!不惜要裁判撿賽前就丟台下的感應器,再據以稱為作弊的證據,發新聞稿多次抹黑楊作弊,而中華跆協必須要楊道歉。

    這是何等的鬼扯,但我國政府卻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強烈的抗議,並利用轉錄的資料還原當時情況,並駁斥作弊論的框架。對此除了表達對政府無法代表民意之遺憾外,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從外部改變言論的框架,也許手段會因多人而有所雜音和暴力,但終究還是想改變不公的現況。畢竟人會那麼注視公正,無非是不想嘗不公正的苦頭。但面對有心人冷眼反笑被欺壓者,怎麼不反思自己言語上的粗野、手段上的暴力,就算真的國際政治力那麼弱不經欺,那我也只能說其不義的枷鎖終有一日也會套在你的頭上。

    附註:坦白說若只是單純blog文我也不會特地的找每篇都反駁,然而問題在於其資訊已經被傳媒利用了。若不想擔負輿論的指責而退到「陳述自我看法」並套一個相對民粹比之較公正客觀的框架,那又怎麼會出現如此脫離事實的指控,和眾多指控文章問題的回應呢?想必這框架自清的形象,實際上也和批鬥的客體相差無幾吧(笑)

    • 邏輯清晰,大推!

    • 咄咄有聲,不過對我立場有不少誤讀。不過,我想這一部份是因為先前還沒能把比較完整的文字紀錄貼上來,自己也有不少責任。澄清與回應數點如下:

      1. 我非常欣賞贊同一些熱心網友去函外國媒體抗議。我過去也做過類似的事。

      2. 這件事情,亞跆連跟台灣民間認之最大的落差,個人以為,正是在時間序列的措辭定義。一如我後來補充紀錄中提到,我們的觀點,是強調「正式比賽中」,楊的貼片已經取下。但是WTF的說法,似乎是認定,「穿著上場」(我以為他們認定的「比賽中」是從上場開始算)就是違規了。因而,即便賽前我們都看到該感應片已取下,似乎在WTF技術委員的認定中,那是「抓到」。

      我要強調,點出認知不同處,不代表我認同他們的詮釋。我仍然覺得我們有充分正當性主張還一個清白。

      3. 類似的,陳述這是「正式程序成立的判決」,只是陳述一個令我感到無奈的事實,並非對該判決正當性辯護。國際比賽均需先尊重程序,才能有尊嚴地尋求重啟調查。如果第一時間就立馬把抗爭力度拉高,用非常激烈的行動表態,給人很不理性的形象,反而不利於台灣國際形象與後續斡旋。

      4 我不打算,也不曾為亞跆盟辯護過。相反的,我認為這整件事件,從賽前的新規定的通過溝通,檢審、裁判過程,都充滿了不可置信的瑕疵與權力的傲慢。我只是認為,怒控對方前,必須要先把基本證據事實釐清,否則倉皇地出手,太容易被人反駁,反而失去以正國際視聽的機會。國際媒體對於來來回回的爭執不會有興趣,要出手,就要出重手,有紮紮實實底氣的重手。

      5. 我最早那篇短文,從來不曾泛論台灣人何以憤怒。我原先只是針對某幾個好友仇中仇韓的言論,為文回應,討論縱容鼓吹憤怒可能有的副作用。

      當文章被挪用到其它的情境,激起多樣的對話和反應,我只能說那是文章的命,在外面怎麼談我管不了。但是當眾家路人忽然擠到我家七嘴八舌,指東罵西,說我家的馬桶洗手不方便,嫌我家的沙發睡起來不舒坦,作主人的,總該介紹一下什麼是什麼,順便維護一下環境整潔。

      以上五點,只是希望您不要覺得被我怠慢。希望您笑吶!

    • 說得太好了!

  61. 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16556983

    八種理由、四種原因都被影片和解說反駁掉了,
    請問可以開始憤怒了嗎?

    • 從來就沒有人禁止你憤怒,但表達憤怒的方式有很多種。

    • 這時候應該可以了.

  62. 為啥要聽一個無法拿到學位的英國人來討論這件事呢

    • 因為他的語言很有力量。

    • 台灣果然還是文憑掛帥
      請問如果他拿到了然後再跟你說一次一模一樣的話你就聽嗎?
      無知呀

    • 我只是做為一介台灣公民,在我自己的部落格寫寫看法。一來這跟我的教育背景無關,二來我不是英國人,三來我沒有強迫你聽。

      說這樣的話,就像到別人家,便開始大肆批評,只是因為匿名,就可以這樣沒有禮貌嗎?

      • 這個人的言語是沒有教養的充份表現.

    • 除了扣人帽子外似乎無法說出其他東西了

  63. 運動場上的爭議,不會影響到我吃泡菜,看韓劇,拿三星或LG。
    這就像我喜歡美女,管他歐美、中港台、或日韓一樣。

  64. 真搞不懂 我竟然浪費時間來看一個 連 關於 兩字 繁體 簡體 都搞不清楚的人
    來說這篇假清高文章。。
    果然 社會學派的 就是社會學派 打出來的文字 真是 犀利
    進可攻 退可守 不管 台灣 大陸 你應該都可以混口飯吃。

    • 我也不懂,先生您竟然還多浪費了一些時間,打這篇留言。

      • 版主真是有雅量 ,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應該會更好!

  65. 台灣人該不該憤怒?我認為該,但依現在台灣人的反應來看,方法錯了,焦點也錯了!一股腦的辱罵中韓,抵制韓貨,侵入亞跆協官網,這些舉動讓許多台灣人大聲叫好,但這些舉動對於我們最終希望得到的公平公正的結果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會提供別人機會大做文章,降低格調,到最後本來應該是重點的“公平與公正”也會因此被模糊的焦點。而且很悲哀的事實是,許多台灣人的同仇敵愾常常都是一時的,很多人都是健忘的,記得上次我國跆拳道選手被擊中喉部的時候,那時的言論也跟現在一模一樣充斥著抵制韓貨,但台灣人真的有做到嗎?雖然個人不用韓貨,但也不了解這時提出抵制韓貨的意義,我理解大多數人的憤怒,但真的真的不要被情緒主導一切!與其花時間和對岸網友對罵或發表一些情緒帶動的言論,還不如團結起來督促台灣政府正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給他們壓力,因為目前唯有政府有能力向國際間提出正式的嚴厲抗議、質疑,說實話,台灣人再怎麼罵對岸罵韓國,他們也是不痛不癢,他們的人民沒辦法給我們我們要的公平結果!很多人都太兩極,認為好像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但理性不等於無感,憤怒也可以是理性的,我們應該要給自己空間思考到底怎麼做才能達到我們要的結果,而不是被非理性的憤怒情緒沖昏頭的跟著別人屁股後面罵,因為這些辱罵真的完完全全沒有任何建設性,難道像這樣罵一罵亞跆協就會還我們公道嗎?我相信所有台灣人求的都是還給楊淑君一個公道,但何嘗不用一個真正有幫助且效果最好的方式呢?

  66. 我是個大陸學生。
    記得2008年奧運會聖火在歐美國家傳遞時受到許多干擾,於是大陸網民群情激奮,都認為這是因為西方國家蓄謀已久、專跟中國大陸對著幹——和這些天的台灣的輿論如出一轍。我當時也寫了一篇文章,發在anti-cnn(當年有名的“愛國”論壇)上,無非說一些希望大家理性、不要因此抵制西方的一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閉目塞聽之類的話,但跟帖也如這篇日誌一樣,仍然有一半多的是在懷疑作者動機不純,更有甚者說我“不是中國人”——就像上面有人說作者是“中國狗”一樣。我想,良言總是不中聽的,仿佛與一個社會民主與否並無多大關係。
    PS:由於我是翻牆來看的,過程諸多不便,有欲質疑、駁難或想瞭解更多者可直接發郵件至mrzhzh@pku.edu.cn

  67. 我支持原文。請繼續冷靜地看待這世界。
    憤怒是必然的,但我總覺得有太多人(或許是媒體煽動)喜歡嘲笑那些相對冷靜的人"假清高",同時大鳴大放地昭告周遭所有人說自己很憤怒(激化自己的憤怒,難道就不虛假了嗎?)。
    也許有一部人用力地表達憤怒也好,至少比一片沉默來得好。你要怎麼表達你的憤怒,那是你的自由,但我也有我表達憤怒的方式,尤其並不是一定要隨你瘋狂起舞才叫做愛國。

    • 非常贊同!
      台灣現在好像都容不下這種言論,或者是說,只要不是大罵中國或韓國的言論都是不被接受的,而最讓我百思不解的事為什麼這種言論都會被貼上不愛國的標籤。台灣人不要越來越狹隘了!

      • 你如果身在1988年,鐵定不會參與集體憤怒的野百合!

        • 1990年三月我正在準備高中聯考,的確沒能恭逢其勝,不過我至少記得野百合是90年,不是88年。我記憶中的野百合,也跟前天晚上嗆中譙韓的格調不同。野百合當時的憤怒,有清楚的事實基礎,有明確的運動訴求,沒有胡亂指控的無限上綱。我後文有說道,我支持在有清楚查證,訴求明確的抗爭,我反對的只是在還不清楚真相(請記住這篇文章寫於週三晚上)之時,就過度上綱到對中國韓國的仇恨。

          • 好酷的回文

  68. 聯合新聞網上網友對於您這篇文的討論 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5983498

    • 謝謝,文字字有生命,我只有力氣整理自家庭院,文字逃到外面闖蕩吵了什麼架,書寫者已經沒有力氣去在乎了。^^

  69. 請問這個跟319有啥屁關係?

    • 319 真相我們等很久,到現在還是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版本。我之前提到319,是擔心,因為我國政府不具備對亞運裁判的調查權,最後可能會淪為真相不明的結局。那是一種擔心,當然我不希望成為事實。

    • 319可以算是羅生門的代名詞
      而且更具體和為人所知

  70. […] This post was mentioned on Twitter by Aiken Lin and KarlMarx, Elaine_南南風. Elaine_南南風 said: 分享 http://tinyurl.com/2w7kycj (在一群人同仇敵慨時,說句不中聽的話) http://plurk.com/p/8zfxm7 […]

  71. 》》廣州亞運跆拳道選手楊淑君被判失格事件,在朝野立委的高度關切及網友的聲聲催促下,行政院今(19)日下午3時30分舉行「中外記者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陳沖、體委員會副主委陳士魁和新聞局長江啟臣等人出席召開。記者會中以影帶還原事實真相,陳沖表示以「呑忍說」失言的體委會副主委陳顯宗,已於下午辭職獲准。另陳士魁表示,值此同時,體委會主委戴遐齡也在廣州亞運召開國際記者會。《《

    從這個時代背景來看,民眾的憤怒是長久以來大大小小、點點滴滴,台灣受到不公不義的對待而來,這種情緒如何避免 ﹖如果馬政府,不政治化的,在第一時間就做出“ 符合真相 ” ,就事論事,據理力爭的應對處置,民眾的憤怒得以解消,野火自然不會燎原。

    溫和的性格值得欽羨,但是往往缺少活力,也易於遷就現實。上引這一段正是應對“ 民眾的憤怒 ”而來的安排 ,本意在於“ 安撫 ”,真正“ 抗議 ”的精神就恐怕就底氣不足 ﹔這麼說是因為層級不夠,尤其當下“ 選舉在即 ”,這才是當局真正的忌憚。

    “ 激情 ”不好,“ 理性 ”卻沒能做出什麼事 ﹖﹗—— 這就是現實。

    我實在無法理解馬政府盤算的是什麼 ﹖從感覺來說,我們就像一艘飽受深水炸彈攻擊的潛艇,艇長以“ 自沉 ”的方式解除自己手足無措的困境與恐慌。

    我不隨意的去推論馬政府追求統一,但是我認為在“ 體育競賽 ”這種場合都沒有起碼的是非堅持,對中國民族罄竹難書的粗魯不文舉措,一貫的視而不見,放棄自己起碼的主體,“ 被統 ” 就毫無疑義。

    沒有更好的政策做法嗎 ﹖我不以為然 ﹗

    我對版主沒有絲毫的不敬,也瞭解版主貼文的前後脈絡,希望朋友們不要曲解其本意。不過我還是要說 ﹕“ 激情 ”往往提供真正的動力 ﹔上綱到國族,是因為這本來就是政治事件,而他的源頭就是馬政府。

    • 政府高官的高度當然就是要理性冷靜, 先搞清楚狀況審時度勢再發言, 否則就準備下臺吧.

  72. 我很高興聽到你這樣的聲音, 我認為應該就對方提出的證據, 一一加以反駁, 而這不是人在激動的時候, 可以處理好的事情.
    家父曾經因幫人背書保證而纏上民事官司, 十多年的法律糾紛, 最後即使在最高法院都勝訴而鬆了一口氣的時候, 還被對方施以小手段, 重提再審. 我的心得是, 證據不會在一開始的時候都出現, 而即使面對同樣的證據, 還是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這是我在這冗長的法律事件中, 所深刻了解的. 全家人面對房子被貼封條, 假扣押時的慌張, 心中憤憤不平的場景, 我還歷歷在目, 此後想來, 我不顧家人反對, 找專業律師來處理, 上法庭, 是當時能處理的最好的事情. 也讓我了解, 去聽懂對方的論點, 再加以反駁, 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 對這個事件, 我在第一時間的憤怒之後, 其實是對自己更高的期許, 希望有一天即使我方被人誣害, 我方也能用對方所使用的邏輯, 語言與證據去駁倒對方. 法律不是保障好人的, 法律是保障那些懂它的人. 我想運動規則也一樣. 所以我們如果要更愛護我們的運動員, 或許更好的方式是, 我們更加好好的理解跆拳道的規則, 以及好好的用英文去反駁世盟跆拳道的每個不實指控.
    跆拳道是一個韓國人主導的運動, 所以我們更應該了解它不是嗎? 以防被人家綁標或動手腳.

    • 這種自省和冷靜值得學習

  73. 感覺你是個很有理想的人。

    不知道你對描繪台灣社會有沒有興趣?
    我想既然很多次的事件你都替不願意多做查證的人查了很多東西
    如果你能把那些東西整理出來應該會非常有趣

  74. 亞跆盟和世跆盟一開始的說法,楊淑君穿的那款電子襪是舊款的,舊款在今年七月被禁用,但是翻查是跆盟的網站卻出現那款電子襪用到2012年5月17日,該公告時間為2010.0712,雖然他們已不生產,即表示穿這款比賽有無多兩塊感應片,就無違規問題,但因為公平起見對方穿新款電子襪,腳後跟少了兩塊感應片,為求雙方公平僅需將墊片拆下便可比賽,但在比賽前已經拆下了,卻硬紙選手作弊分明是栽贓嫁禍。

    • 他們說詞反反覆覆,的確惱人。然而這可能是因為有陰謀,也可能單純是因為其內部行政溝通不良所致。我以為,以這樣的外在表現,仍無法做為「栽贓嫁禍」的積極證據。「無能」跟「有惡意之故意」仍有差距。

      要別人對我們公平,首先,我們必須學會對別人公平。

      • 忍不住想說一句, 幾個主事都是在第一線且握有第一手資料的人, 你還需懷疑, 感覺不到其欲蓋彌彰嗎?

  75. 要不是集體憤怒,楊淑君還含冤莫白、台灣選手繼續被欺負、馬英九還在輔選、體委會還在吞更多的不公判決!欺壓、凌辱都不是展現理性的時候。甘地說:你的腰不彎下,別人就不能騎到你的背上!

    • 那,甘地怎麼表達他的憤怒呢?

      • 也許是大罵英國人三字經
        說英國人是畜生不如所換來的獨立吧?

        現今社會與以往早已有所差別
        該記取的是歷史改革的成功之處,從中記取教訓,
        一昧的模仿和王莽復古改制有何不同?

        • oh,感覺這樣說好像甘地是個低俗的人耶
          要澄清一下沒這意思!

          一昧的模仿是指「抵制韓貨」這類的事情

          好像越描越黑,這裡的留言不能刪嗎…

  76. 跟著大家一起同仇敵慨、幹譙兩聲,是最容易的,不花時間,還有種歃血為盟義氣相挺的歸屬感
    因為會有這些行為的人完全不用為後果負責任
    當你家正好以賣韓國商品維生,你還會主張抵制韓貨嗎?
    當你上班的公司有在大陸設廠或跟大陸公司有生意往來,你會馬上辭職表彰你的愛國嗎?
    如果你會那我就給你拍拍手
    如果在第一時間沒有準備好證據就在場上持續抗議
    最後整個跆拳道甚至整個代表對被取消比賽資格那就是我們要的結果嗎?
    幹譙又不必負責後果真的很爽,非常爽

    • 說得沒錯
      說抵致韓貨真的很酷
      這也是一種做聖人的方式

    • 楊淑君與其教練應該很清楚他們自己有沒有作弊吧.

  77. 遇到跟中國有關的"國際"事務 就會有人說要"冷靜""客觀" 但是在台灣 就可以對自己人拍桌!抗議! 又有先拿出什麼事實客觀的思考嗎? 兩套標準

    • 你有特定指哪位嗎?我很唾棄言行不一致的政治人物

    • 有點突兀的留言

  78. 我倒是認為借由此機會凝聚共識向外是好的~~ 至於反韓只需要一個理由 就是他們是我國貿易上最大的競爭對手 光是這點該讓我們國家的國民明白不要盲目的哈韓了~~不管有沒有這次的事件 反韓國本身就是必須去做的!! 這是確保未來台灣競爭力的意識之爭

    • 我不覺得鼓動反韓情緒,能夠讓我們在跟韓國的貿易競爭上獲得什麼優勢ㄟ
      甚至,我一直認為,韓國表面上在某些產業的「成功」,背後有許多台灣社會不會願意支付的代價。不過這需要另外專文討論,這邊不宜多提。

    • 過去有多少的機會就這樣銷聲匿跡
      站得住腳的才能長遠
      哈韓才沒這麼複雜

    • 積極的做法是讓韓國人"哈台"!

  79. 深表贊同,這兩天在facebook盡力想蒐集媒體或各方資料,但願意了解事情始末的人極少,陷入情緒的人卻很多,就算是學術領域人士也所在多有,另外也借轉你的文章。

  80. 我認為國民黨怕這種民情激憤的原因是因為當年在重慶酒照喝 舞照跳 然後因為這樣子被毛澤東用同樣的民情激憤給搞掉了 天生的自卑感

    • 這裡誰是國民黨呢?samia想影射「害怕集體憤怒」的小弟嗎?
      又,國民黨就不曾試圖鼓動激憤民情嗎?你忘了2004年的醜態?忘了紅衫軍?

      • Albert 我沒影射你, 請不用對號入座
        至於紅衫軍是不是集體憤怒 當時您怎麼沒以同樣客觀的方式批評呢? :=)
        誠如當年紅衫軍說的"合理懷疑" 很多事情冠上"合理懷疑"就可以無限上綱的話 那這次的"民情激憤"也不過是小菜一碟.
        集體愚蠢 向來是社會學 政治學 甚至媒體都知道以及可被操弄的對象 很多事情
        就像你舉的 英國反亞洲人 台灣與中國的對立 一樣
        只要兩邊互相不放棄憲法中領土的爭議 永遠不會有安寧的一天
        可悲!

        • 哈哈,抱歉前面留言有一點太揶揄。主要是,我也摸不清楚為什麼這個留言忽然說起國民黨,總要先澄清想法才能對話。紅衫軍當時的感受很複雜,剛開始覺得有趣(因為有些梗還蠻有創意的)、好奇期待、疑惑反省、跟最後十月十號十足的荒謬感。不過當時還沒有寫部落格,沒能留下任何文字紀錄,現今的追想,不免都有一點加色扭曲的疑慮了。

          其實我對於集體憤怒的看法也不是全然否定的。如正文補充段落提到「… 適當精準的憤怒,有用。…公共抗爭時,有時後也需要用集體憤怒把力度拉大,只是這裡的操作常常會有副作用,這是個要小心的猛藥,需精準打擊。」我認同憤怒會帶來力量,只是在釋放前,要先經過一定的查證累積,也要有明確的訴求目標。

          • 憤怒是一種情緒的表張. 如果釋放之前就已經經過查證累積
            那是理性 不是情緒
            我想你對這兩種表現方式有所誤解

            再者 中國媒體也是趁機打壓
            自己看吧

  81. 我覺得.你如果不是韓國僑生.就是大陸研究生.針對我的指控.
    你只能接受.你不能否認.也不能抗爭.等我調查出來後.
    我會給你答案的.

    • 覺得KUO FU好像想要用這個留言做為某種類比。
      如果我沒有誤會,是要模擬於霸道的亞跆聯嗎?

      如果以這個例子而言,我只需要拿出我的身份證,就可以簡單證明這個莫須有的論斷是錯的。我不需要憤怒或抗爭,更不用擴大指控WordPress上面充斥著一堆總示愛扯謊的爛人豬頭。

      同樣的,對於此次亞運受辱事件,我也支持先蒐集所有證據,要求對質與調查。整個過程不需要額外的怒火,更不需要上升到對特定國家的仇恨抹黑。

      • 所以.第一時間.對於我的指控.你要吞下去.要保持沉默.要等我調查出來.在我未調查出來前.你只能沉默.你的身分證是否是真的.還需要重新查證.雖然.之前戶政機關有認可過.但.還是可能出錯.就像比賽前的情形..這樣的暫定結果.你接受嗎?

        • 坦白說,不容易形成類比。
          我可以完全不理會你的指控,我不痛。但是楊淑君不是,她失去的是苦練幾年成果展現的機會,她很痛。

          可若你常常看國際體育競賽,應該也知道,爭議事件層出不窮,但各種賽事能夠進行的前提、國際共識的基本原則,就是場上第一時間絕對服從裁判— 即使攝影畫面當場清清楚楚顯示那是個百分之百的誤判,還是得吞下那個誤判(剛過的世界盃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什麼話,比賽結束接受公評。雖然,也從來不會因而改變比賽結果。

          為什麼?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批判改變,或許可以!但我至少到目前看到的就是,這是國際賽場上的基本定律。如果因為受了委屈而罷賽、霸場、怒飆裁判,或當場持續抗爭,往往立刻換來更嚴厲的處置,失去更多。而且國際體壇對此有高度共識。

          我也在文中提過,這些事件,可以讓我們思索,如何讓體育更民主透明。不過,做為一個渴望參與國際的成員,台灣還是要先學會基本的進退應對禮節。

          • 正所以如此.我國跟賽的教練並沒有照造成危害選手的結果.雖然再怎麼抗爭.此次比賽結果並不會改變.但是.如果不讓這事件擴大.讓媒體聚焦事件.難保下次不會出現類似的情形.所以.抗爭的效益.並不是無成果的.

            另外.感謝您的回應.

            • 我自始自終支持合理抗爭。原文針對的對象,只是三天前瞬間上綱到國族仇恨的憤怒言論。也謝謝你的質問,可以讓我釐清一些觀點。

  82. 當我們在憤慨的同時,是應該理性的爭取自己的權益。
    如果我們憤怒而失去理性對應,跟自以為有水準、有文化的泱泱大國有什麼兩樣呢?

  83. 當趙磊接受訪問,表示"是比賽過程一分鐘左右,從楊腳上拿下貼片"<–明顯錯誤!

    當秘書長說詞反覆,先說三年前就禁用舊款的電子襪,隔天就反口表示沒說過舊款的不能用,是楊淑君多貼貼片.

    當你發現所有檢舉你犯規的人,他們自己都搞錯!都沒搞清楚是在檢舉你什麼錯誤的時候,
    你怎麼能相信他檢舉的事情,你要怎麼跟他們理性討論?你為什麼還要幫他們設想他們是什麼想法?

    • 我不相信他們,但是讓它門無所遁形的方式,我以為是冷靜、理性而清晰的質問。但是要問出讓它門招架不住的問題,不是靠生氣跟咄咄逼人,而是靠資料蒐集分析的完備,與縝密的思維。

      我幫他們設想各種可能,正是要先模擬各種頓詞說法。不能知己知彼,如何一槍斃命。國際場合的斡旋靠的是萬全的準備、充足的底氣,不是盲目的憤怒,更不是立場先行的空洞控訴。

      • 回得好!

      • 回的好+1

  84. 本篇文章理論和推敲真相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們所得到的資訊大部分都是從媒體而來,又有誰是當事人和從頭到尾都參與的人?我們能確定目前所得的資訊全盤正確嗎?就我們平日對媒體報導新聞的準確程度,根本就不能確定其正確性與完整性,若以此不完整.不確定性的資訊用所謂非常有邏輯的分析能力推敲真相,就算推出來合理的真相,也只是個用自圓其說的方式架構出來的真相而已,何況目前媒體給的資訊版主說還希望日後能釐清(靠媒體?),所以我能說現在要以追求真相去架構任何的理論都是空談嗎?憤怒和理性的表現誰對誰錯若能用理論去完全解釋,人就像機器一樣的簡單了;長久以來台灣在國際受到不平等打壓,國內政黨惡鬥…這些台灣人難道都沒看在眼裡嗎?能分析這次無理憤怒民眾很危險,但有人站在其角度想過嗎?這是不是台灣人一直受到不平等對待下的反撲,而楊事件只是將我們積壓已久情緒宣洩的管道呢?甚麼延伸到國仇很危險,中共導彈對我們就不危險?我們有國格可言?國際上有多少人知道和承認我們是國家?我想連住在這土生土長的台灣小孩都可能不認同這地方和對自己國家自卑,更何況別人,就算今天台灣人都彬彬有禮.一切講道理,就不會受到某些大國欺壓?若無理憤怒的群眾會變成危險分子的邏輯來看,大陸客還能開開心心的過來觀光嗎?還能遇到意外要求台灣"國賠"嗎?台灣不會變成恐怖分子的故鄉,因為台灣土地上的人沒有韓國的民族性和認同感,所以我選擇當個所謂可能會造成國與國之間危險與降低"國格"的鄉民,在此間我才能感受到台灣人團結的假象,很抱歉用了非常沒有格調的方式去降低了你們理想的台灣"國?"度的"國格"~~在此重申我非常佩服版主追求真相的態度和推理邏輯,只是我用了不同理由和方式去面對此事件才會有語版主不同的觀感…無腦的鄉民留

    • 我尊重你的感受。我也很清楚,自己從各種媒體訊息拼湊的不是真相,充其量,只是就有限資訊推敲可能性,釐清部分基本事實。如果我是要赴大陸為台灣國手爭公道的代表,這些質問斡旋前的基本功。

      另外,如果你不介意,小弟想提供兩點寫作建議:
      1. 適度分段,讀起來比較不會那麼費力。
      2. 反質句型減少一點,多一點直述句,這樣口氣比較不會讀來咄咄逼人,比較不會讓人產生你在暴怒的錯覺。
      我知道你沒有惡意,謝謝。

      • 感謝版主指導~~

        • 不敢,只是自己有一點文字癖。心癢多言,承你擔待。

  85. 3. 賽前會時,裁判組或許僅就這個規定達成口頭共識,但是疏於以書面文件提醒。而我方領隊(或許因為語言能力或開會恍神)也沒有弄清楚。所以到賽前,台灣代表隊似乎都覺得加不加那個墊片無傷大雅,而檢錄裁判可能也疏忽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沒想到造成大憾。(一連串疏忽說)

    沒有任何正式比賽的規定,可以靠這種口頭共識達成,更不應該有疏於書面文件提醒這種事,
    若真發生,錯誤仍在官方而不在我方,沒有正式公布的規定,就等於沒有這項規定!

    • 同意,這是我認為亞跆聯嚴重的疏失之一,絕對為我方要爭取訴求的重點。

  86. 你寫得很好。實在不宜無限上綱到種族仇恨。 另外,我希望這次在國際賽事上能據理力爭求到公道到底…..

  87. 其實我非常贊同你所提出的論點。

    平常在我自己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前,我不喜歡隨便表態,但是對於這次亞運的事,個人認為我們完全有同仇敵慨的必須性,所以我毅然決然的加入眾人的行列。

    因為韓國是我們的敵國,不論在經貿上、觀光業上、學術上、運動上、各種比賽上,韓國卑賤手段屢見不鮮。

    因為是競爭對手,所以他們打擊我們的科技業;因為我們不是聯合國會員無法登記,所以他們要搶走我們的天燈習俗登記成他們的世界文化遺產;他們把我們的歷史偉人都說成是韓國人;他們在運動比賽、電玩比賽上都不斷動手腳,欺壓沒有靠山的台灣。

    但大家還是愛用韓貨、愛看韓劇、愛瘋韓星。當韓國這麼團結一致地排他時,我們這麼多年來,卻從來沒認清真相,從來做不到。我覺得這是我們覺醒的時刻。

    你為什麼不生氣?

    • 你說的有部份是中國來的假新聞…
      如果你覺得韓國是我們台灣的對手
      那是否應該要比對手更好,拿實力去競爭,而不是抵制?
      為什麼他們值得台灣某部份的人喜歡?
      應該去學習好的,把壞的當借鏡
      若真要說,其他國家的觀光學術科技業也許都比台灣好
      最重要的不是誰與台灣是競爭對手
      而是台灣是否充足準備與之抗衡

  88. 我是大陸人.
    我覺得博主很客觀.
    趙磊在這件事情中的角色很可疑. 雖然在後續的訪問中他自己説很冤.
    趙磊身為吳某人的教練, 在回文中常看到網友這麽説, 但是我查了資料,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種說法. 趙磊是中國跆拳道管理中心主任不假, 但也是亞跆聯的官員.
    吳某人和楊淑君的戰績是6胜3負, 吳某人在多哈亞運和08奧運上都戰勝楊淑君, 最后奪冠.這點, 台灣媒體基本沒有說明. 不過, 最近的3次交手, 楊淑君2胜一負領先. 這也是為什麼説楊淑君是奪冠熱門.
    謝謝各位, 大家客觀討論.

  89. 你憤不憤怒我不管你 可能你覺得不關你的事

    但是直到今天 台灣一點一滴的收集所有相關事證

    來駁斥亞跆會的漫天大謊

    靠的正是憤怒的力量……

    • 若理性連署、靜坐抗議呢?

  90. 以亞運的規模和應有的專業來看…沒道理9比0了才來判失格,早在試踢甚至檢錄時就該處理好,怎麼看都是中國在借刀殺人,借兩個韓裔人士加上一個違反利益規避的趙磊來毀了台灣的跆拳道,聯合藍霉利用台灣人理盲的反韓情結來漁翁得利…別說兩片感應片,給那位越南選手十片也不可能是楊的對手…韓國人的劣根性大家很清楚,但中國也有可能是背後主使者,我也覺得目前大家韓的反韓是理盲的,但那群哈韓的一樣腦袋有問題!我們的確應該更精確的使用民氣與人民的群情激憤,但是國民黨和藍霉們要選舉阿!與其讓台灣人反中而阻礙馬的親中路線,還不如找韓國人當箭靶,畢竟拿金牌的是中國人,是趙磊的學生,找楊淑君碴的也是中國人,維持比賽順利進行的責任也是主辦國該負的,藍霉卻規避這些訊息!然後一群理盲的台灣人就憤怒而暴衝了…我也很生氣,但我氣的是台灣人為什麼不能堅持!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懦弱!每次反韓玩膩了,依然繼續看韓劇和韓星演唱會…國內的政客和奸商繼續擺爛,政客長期漠視台灣的體育,奸商靠政府減稅救濟一點和三星競爭的本事都沒有,只會繼續向納稅人要錢,大家愛用國貨到最後花的錢還比外國人多!一群理盲的台灣人自以為很理性的覺得政治和體育運動無關,任憑政客在政治、外交上讓步,然後傻傻的挺中華隊,然後中華隊被做掉了,然後台灣人再暴衝一下,下個月繼續買票看SJ和Rain的演唱會,我X!

    • 藍的説:抗韓.
      綠的説:反中.

      藍的説:別被綠的誤導, 是韓國人挑唆, 故意挑只有中台沒有韓國的級別.
      綠的説:別被藍的誤導, 背後其實中國人使壞, 得金牌的是中國選手.

      藍的説: 楊淑君的對手不是中國人, 裁判也不是中國人,究竟怎麽傳出与中國有關的消息,無從考據. 趙磊是站在技術的角度行使職責.
      綠的説: 背後指使的就是趙磊啦!

      中間民眾: 暈了.

  91. 文筆不錯 先留個底
    我喜歡在一個月後再來回顧17/18兩日各方的反應
    到底誰在我們社會裡是真知灼見
    到底誰是意識形態作祟
    到底誰在放假消息
    到底誰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真相

  92. 真感謝你為這事件做出如此詳盡的整理m(_ _)m
    我也認為就算憤怒,也應該對該憤怒的點做出清楚明確的認識。

  93. 充分支持版主理性的論點,堅決反對無限上綱到國族的民粹行為.

    1)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本事件大會處理大有問題.我堅決支持該抗議,該上訴.
    2)我堅決反對用各種污衊的語言去侮辱兩個國家的人民.
    3)如果別人用某些少數台灣人的不當言行來侮辱整個台灣人,各位同意嗎?
    4)堅決反對某些人亂貼標籤煽動仇恨的行為,呼籲理性就不愛國了嗎?

  94. 以前沒有看過跆拳道, 今天網上看了她們的數次對決, 真乃絕代雙嬌。 楊淑君技術全面, 吳靜鈺是跆拳怪才。 之前楊淑君輸給吳靜鈺比較多, 個人覺得是沒有足夠的殺氣。 此次亞運, 楊淑君殺气更盛, 卻被裁判封殺, 實在是非常遺憾。 期待能再見兩位女俠的巔峰對決。 兩位都是我崇拜的對象啊!
    08奧運對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NzQxNDIw.html
    2007世錦賽對決
    http://www.56.com/u45/v_MjAzOTM4NTg.html
    誰還能找到更多的link, 一起放上來吧。 現在超喜歡兩位。

  95. 看完你的文章
    有很多感想 不過我實在沒有太大的自由可以長時間用電腦
    所以先簡短表達一下
    “你的想法很棒! 我很欣賞 " 或者該說更多的是很羨慕 : ) 我沒有那樣的成熟
    我很認同你所說的!
    等我考完! 希望能更多認識你!! 很理性的觀點 很成熟的想法!!!
    (:p 我不是奇怪的人喔! 我沒有要騷擾你的意思 只是真的很認同你!!)

  96. 無論是你的想法還是你找出的各種證據,我都非常的同意!

  97. 這是我所期盼的言論。台灣人不允許肢體暴力,卻允許意識型態的暴力存在,這讓人覺得很不在。但人們很清楚,事實往往是殘酷的,或許是不願面對國際現實等之類的原因,讓部分的台灣人寧可活在媒體所製造的假象之下,至少自我感覺是良好的吧?

  98. 說得好。
    韓國、中國,的確是有少數霸道且無理的人(別說別人,台灣也是有)。
    很不幸的是,今天在比賽場上,我們的運氣比較差,遇上了這些人。
    受到委屈,追求真相,據理力爭,這絕對沒錯。
    但為什麼要因為這些少數人的無理,就進而否定群體中所有人的價值,把每一個韓國人跟中國人都說成豬狗不如?這樣對嗎?理智嗎?正義嗎?
    總之,沉澱一下。拋開激情,查明真相,再想一想。

  99. 剛才看新聞,有人去蛋洗韓僑學校,我痛恨這種暴民,連最基本的"冤有頭債有主"的江湖道義都沒有,把一件本來我們越來越有理的事變成現代版的義和團事件.

    這些暴民把這事從動口變成動手,拳頭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嗎? 殃及無辜是英雄嗎?

    暴民 ! 我唾棄你 ! 你敢站出來承認嗎 ?

  100. agree with you..

    生氣可以
    但何必扯連"豬"九族

    那些無辜的非當事者
    被排擠的痛苦

    難道身為台灣人
    不懂??

  101. 或許以下資料可以再替你補充一些:
    http://www.budomart.com.tw/index.php

    若代理商所言不假,那麼那兩片本來就不該拿掉
    楊和其教練可能怕抗議後無端生事,又想對手不強,少兩片也可以輕鬆得勝
    反而給人做手腳的機會
    那個貼片是貼在外面的,你從影片也看到了,是被告知後「從外面撕下來」
    之後也沒有另外多出別的感應片
    請對照代理商的產品圖,和撕下前的一樣

    我認為網友強調「比賽時沒有那兩片」反而讓人覺得楊事前有意圖作弊
    應該強調「那本來就是合法的」

    另外一個,帶點情緒的說法:明明就是貼在外面,而且跟魔鬼氈的顏色差那麼多,有人會蠢到以為偷偷貼上去看不出來,而在檢錄後偷加嗎?

    • 「甚至到今天,都還有媒體沒有察覺是多出來的感應片,而不是襪子新舊,惹的禍。」

      我貼的連結以及補充就是要回應閣下這句話
      的確是襪子新舊的問題,因為舊款的襪子不像新款是將感應片縫死在裡面
      而是用魔鬼粘貼在外面的
      如同代理商提供的圖片,那個位置「本來就有」感應片

      • 謝謝提醒,我已於新的貼文中修正看法。

  102. 台灣人就是過度濫情,情感太豐富,愛一窩蜂湊熱鬧,所以才容易被煽動。
    而某政黨更投其所好,分化台灣社會,利用其群體憤怒的力量達到目的。〈不好意思扯到政治〉

    台灣有成為暴民社會的潛力,理不理性,端看上面回應文章的內容就很明瞭了。

    過度的謾罵或鄉愿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真的被誤解,那就循正規管道抗議,只有嘴砲,是沒用的。
    誰會同情你?誰會支持你?

    我很認同此文觀點。
    看事情,要用超然的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陷入情緒風暴。

    • 贊成

    • 我只認同一件事 當事情發生的當下 唯有認為跟自己一點都不相關的人 才有辦法超然的分析事物

      不知道您如此詆毀"台灣人" 是否您不認同"台灣人" 或是 可以無限上綱擴大引申為"您不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如果每個人看事情都能以"超然"的角度去看事情 那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社會新聞了.

      • 不是只要認為跟自己無關,才能做到超然。

        很多事情,跳出來看,才能看的更清楚,並不是與自身無關。

        我不認同的是台灣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種族分化、以及隨政客和媒體起舞的意識。當然還有三分熱度的態度,及老是用『愛台灣』來掛羊頭。

        現今意識型態暴力到處充斥,媒體過度渲染,起因是什麼?就是劣根性。

        我認同我是台灣人,我的國家是中華民國。

        從自身做起,勿隨政客及媒體起舞,我們的國家才會強盛。
        要不,你只會在每次選舉期間,看到做秀不做事的參選者,哪黨都一樣,謝謝。

        • 贊成您的看法.

  103. 一堆拿著咬文嚼字的刀一筆筆在追求世界大同的真理.
    別自以為資優生就如何理性看待一切.
    也別只望對岸或是裁判會還給我們一個清白.
    別扯上政治.囉哩叭唆一堆無限輪迴的廢話.
    真相只有一個.
    楊淑君沒作弊.

  104. 有時候"理性派"可以想想 那些看起來激情不知道在氣什麼的大眾
    究竟是愚笨好操弄呢 還是因為他們update資訊的速度比較快?
    不過這篇的確可以替反應太慢被輿論批得一蹋糊塗的政府高層緩頰
    幫你按個讚

  105. 看完了版主的補充說明,首先我贊同版主的立意良善,但是純從讀後感來說,版主嚴於責己,寬於待人的印象,相當強烈。

    如果說「我自己“ 偏向 ”以為第三種的機率比較高。」,其實多少也坐實了“ 楊淑君跟教練的僥倖心理 ” —— 也就是對“ 欺騙 ”有著一定程度的認定與接受。

    很多朋友都贊同版主的理性,這個我持相同的態度。在一個不正常的“ 國家 ” ,如此一股清流是需要的。但是我總覺得這個程度的“ 贊同 ” 道理很平板 ﹔不敢,怯於,無法去分說出複雜的內涵,其實,也是一種“ 逃避 ”。一般情緒上綱到仇恨,在一個不正常的“ 國家 ”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呼籲之餘,我只會哀矜勿喜,而深感悲哀,我不會去指責,雖然、不過“ 及於亂 ” ,我不反對警察斷然鎮壓。一個連“ 主體 ” 都認識不清,思考矛盾,前後躊躇的人民,沒有資格自怨自哀,沒有能力,也“ 沒有資格平起平坐 ”。

    “ 理盲亂情 ” —— 不妨可以分開來說,“ 理盲 ”、“ 亂情 ”。

    過多的“ 理性 ” 與過多的“ 亂情 ”,同樣都有問題。

    我真的想說 ﹕「台灣 ﹗用我手中的匕首,我要切斷你的喉管。」

    • 〉〉一個連“ 主體 ” 都認識不清,思考矛盾,前後躊躇的人民〈〈

      很抱歉,這是泛指,絕無影射。請勿誤會 ﹗

      • ( 又需要說明一下了 ﹗)

        對泛泛程度的,由下意識而來的“ 贊同 ”,我覺得有問題。我認同版主立意良善的態度。

  106. 1.所有人的留言都有立場(包括版主),別在那裡假公正或兩面討好。
    2.台灣人的民族性的確有缺點與弱點,但待過國外或經常旅行的人就知道,哪個民族沒有缺點與弱點?要實是求是、要公平正義,但別忘了胳臂要往內彎,不然家人跟路人就沒什麼兩樣。
    3.台灣經常把很多事都泛政治化的主要原因正是台灣的民主與政治只有半套,國家意識與民族意識不完整,某些讀了一點書的民眾看似有知識卻常常具有似是而非的邏輯、更高竿一點的貨色則經常用錯誤的思辯企圖將主題模糊或做有目的的誘導。
    4.台灣的確需要更文明、更正常化、更民主、更成熟,但最麻煩的是在中共與台灣國內的同路人合作下,快速藉由執政優勢加以立法與規範各種制度、並透過教育與宣傳讓台灣能「一切依法行政」的急速向中國靠攏,台灣的成熟化速度根本趕不上向中國傾斜的速度,即使將來政黨再輪替後也很難再重新調整,這才是有台灣主體意識的人最擔心的一點。
    5.楊淑君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中共一向是一邊打一邊談,台灣在後ECFA時代(未來的「黃金」十年)的處境會愈加困難。
    6.不要說我把體育事件泛政治化。在台灣,沒有什麼人事物是逃得出政治的影響。在中國逐漸變大的同時,未來全世界會更逃不出政治的折衝與妥協。

  107. Taiwan is so small but All men should be treated with justice!

  108. 版主的想法
    為這件事情生氣->思考為何發生這種事->查詢多方證據->建立較為理性的論點->努力表達整件事情的感受——–>才能據理力爭,甚至上國際為楊淑君發聲,讓全世界都能接受

    只有在那邊靠腰中國豬和韓國狗,我看不到有什麼可以跟全世界人說楊淑君的清白

    我更痛恨有人無限上綱去蛋洗韓僑學校,明明這些小孩什麼也沒幹,也不是他們判的
    這跟中國人民無限上綱抵制日本有什麼差別?

    我非常支持版主的言論

  109. 》為這件事情生氣->思考為何發生這種事->查詢多方證據->建立較為理性的論點->努力表達整件事情的感受《

    —— 這個叫做“ 驗尸 ”。這也是由理性而來,版主最大的作文盲點。

    》才能據理力爭,甚至上國際為楊淑君發聲,讓全世界都能接受《

    —— 這要感謝陳副主委口語化的發言 ﹕“ 吞下去 ”,所引發的“ 激情 ”與“ 國族情感 ”。因為“ 選舉選票 ”考量,也翻轉了國民黨事事屈服於中國的思考,卻仍舊有意的將輿論矛頭導向韓國,這當然不對。

  110. 板主您好,因緣際會得知您的文章與部落格。
    我也是很關心亞運跆拳道事件的一個「鄉民」。

    之所以關心,不是因為反共反韓,
    而是這件事讓台灣受了傷,即使如此本該「對事不對人」。
    另外,許多新聞媒體從各個角度做出的「報導」,也還沒有個「定論」,
    應該要先觀察清楚,等待真正最後的「真相」的。
    誰知道今天的新聞,傳出反韓情緒不只是不用韓國貨,
    也已經波及到台灣的韓國學校。
    部分民眾因為憤怒傷害無辜的僑生,不僅僅是有損兩國之間學術領域之情誼,
    這個國際糾紛也會越來越難收拾。

    想起先前讀過的楊照《十年後的台灣》,
    早已提到台灣還存有怕被中國迫害、被國際邊緣化的「被害妄想症」,
    而這種內化於民眾心理的情緒,只要有心人一點就會被煽動。
    作者在2005年提起的「十年史觀」,
    如今還沒2015年,這樣的情況至今沒有改善,也很少有人站出來去改變。

    個人認為,國手失格事件,台灣是不該一頭熱地把矛頭指向世界的不公義,
    而是該問問自己,為何一個體委會副主委會叫國手把委屈「吞下去」,
    而不是站在保護國家與選手的立場,但客觀地立刻設法確認並查明真相?
    另外,民眾何時才能察覺到自己被下了「狂熱」的咒語,
    從妄想的熱鍋裡跳出來把瓦斯爐關掉?
    因為家庭、學校、職場、休閒,
    都有人可以找到不滿,一下就對主事者做「得理不饒人」的質問,
    爭取了什麼?做到了什麼?
    何時開始的我不知道,但是如何形容呢?
    正如板主所言「太理所當然地生氣的倫理」,也許更貼切吧?

    最後,不僅僅是希望這件事情最後可以冷靜下來,給台灣一個休息的機會。
    此外,我也覺得台灣人是不是要「反求諸己」,
    把發洩情緒的時間用來找個可以尊重自己又可以讓世界尊重的方法呢?
    說完,我也要「反求諸己」了。

    以上,與您分享。

    • 楊照基本上的邏輯跟版主相當類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5983494.shtml
      (被欺負了! 楊照嘆:這是廉價的憤慨)

      書讀不少,可惜把外國已經相當成熟的那一套想快速的硬套用在台灣,眼光太高,卻忽視或太理想性的看眼前最實際的問題,這才是問題所在。(陰謀論一下,搞不好是故意的 ^^)
      理想若曲高和寡、或不切實際,遠水就不了近火,對每天生活在台灣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所面臨諸多問題的多數一般人來說,這些論述就只是荒唐的言論,令人匪夷所思。

      歐美國家的民主法治配套十分清楚嚴格,在法律准許的範圍內,你即使裸奔都沒人管,甚至公權力會保護你。
      但今天台灣的問題在於民主法治的發展不平衡,大多數人只要民主自由的好,而不願、或故意忽視同時存在的法治,甚至帶頭知法違法。國內社會的發展畸形化,多數媒體的不平衡報導、網路資訊的大量傳遞,各階段教育過程有意無意的錯誤誘導,部分公務人員的行政嚴重不公,中央政府讓台灣逐漸朝「西藏化」模式推進等事實,都讓多數台灣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僅為了一份工作與三餐溫飽就得疲於奔命,逐漸忘記深入而多面思考的能力,也沒有餘力關注國家的發展與未來走向,而這種快速且膚淺的資訊流通模式正是無心紮根於台灣、拼命傾中的政客最喜歡的社會氛圍。

      清醒一點吧,一個真正已成熟的民主法治社會其實沒有人會一直去強調「要理性」這種事,就好像一個各方面實力很好的人根本不會去考慮自己在職場上具不具備「競爭力」,因為那根本不是問題。

      誰不想理性?問題是你能根腦袋裡根本沒有這些事情的中國人講道理嗎?
      你的聲音在目前拼命傾中、蒙者眼爆衝的政府耳裡接收得到嗎?(再陰謀論一下,搞不好是私底下講好一搭一唱的 ^^)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一直用聖人高標準的理論與邏輯來要求理性的方法可能就要大幅修正,也請這些讀到博士的知識份子再想一些比較務實的辦法。
      我是想不到啦,而且目前的論述也實在吞不太下去。

      • 我同意台灣的民主法治尚需深化,我也認知到對岸政權在思想作法上一定的保守僵化,但我以為,要改變這些,先要從提高自身格調做起。
        這個信念,來自於我自己過去的體會

        • Albert, 你有沒有想過, 對岸的強權在默默的做各種統一的準備。 無論是經濟, 還是政治和軍事, 他們一直在按計划行事。 但台灣, 國民兩黨都沒有明確的應對策略。 能看到的都是政客為了競選的目的而進行的表演。 長此以往, 你真的相信, 僅僅提高自身格調能改變這樣的現況么?

          • 有,我思考關注兩岸互動已經十年,不過形成的完整看法,需要另一篇文章才能處理。

            簡單說:全球都有區域整合的趨勢,像是歐盟、東協這些區域組織中,到底有那個國家,還能真正宣稱完全獨立?這波政治架構的調整中,真正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樣的事務,應拿到哪一個地理尺度的架構處理。有些放到全球、有些放在區域、有些沿用傳統民族國家的架構,有些放在地方。

            在這種大脈絡下的兩岸未來,必然是「統中有獨、獨中有統」。所以兩岸問題,絕不是「統vs獨」之間的選擇,而是在更細緻的政治框架磋商上,如何有基地揉合統與獨的想像?我們要透過哪些整合(例如司法互助、貨幣清算)去建構彼此互動的架構?在這個架構的的構築過程中,又要堅持哪些自主性的底線?甚至我認為,台灣要捍衛自主性,就必須更搶在還有談判籌碼的時機,嘗試主導這個整合架構的協商,以換取台灣人最大的尊嚴利益。

            我所謂的格調,則是在這種協商過程中的「道德資本」。有格調、高度的player,論述有正當性,也才能在協商的權力斡旋中,掌握籌碼,運作槓桿。

  111. 寫的很理性!

  112. 追了這麼多天的.
    我終於看到理性的文章
    當天在事情發生時很生氣..
    上網了解中.只看到一堆辱罵..從中到韓 再變中+韓…
    .變成對罵.感覺很難過…
    我只希望看到真相.證明楊淑君絕對沒作弊
    而不是漫天的辱罵..對於作者的理性言論我很支持

  113. 我是大學生,我常常看很多網路評論,然而這是第一次感受回覆者的話語也很深刻。謝謝版主這篇文章,讓我聽到許多理性的聲音。

  114. albert我竟然從我一個朋友的連結上看到了你和連到了這裡
    一整個紅了啊你啊哈哈哈哈哈XD
    整個看完,我也感到景仰噢
    不過快去閉關!!!

  115. 花這麼多時間整理這些資料,真是辛苦你了!!
    為你投入的精神和努力喝采!

    加油喔!

    • 其實本來是朋友間的私語,意外被拉上公開講台… 但既然上了台了,就得演下去,對的起好奇點進來的訪客。
      幾天過後人潮散去,酒吧打烊。生活就是這樣。

  116. […] on 2010年11月17日 by Albert […]

  117. 個人看來,以「理性做為一種知識份子的高傲」、「憤怒有其必要力量」、「台灣人受夠了此時怎麼可以不爆發」,來指責任何台灣人「對此事件怎麼理性得起來」,其實反映了台灣長期以來,以二元對立的思維來簡化公共論述。台灣人當然可以憤怒(殃及學童是真的失態了),此時社會出現不理性的舉動也是給國際社會的訊號,但難道同時就不能存在有一批人,想用細緻一點的邏輯梳理來看事情?在要不要蘇花改、石化廠、死刑等等議題就可以看到台灣在公共論述上的困窘,並不是所謂較激情的聲音不能出現,而是在我們的公共論述場域中,有沒有存在多派旗鼓相當的力量來引導成熟的公民社會辯論?我知道用內政議題來類比不夠恰當,但我看不出為何台灣的知識份子不能「希望公共論述存在理性討論」,難道台灣人樂見依此二元對立思維(藍/綠,環保/經濟)發展,每個公共議題都可以輕易被政客操作嗎?

  118. 看了這麼多的此事件的新聞,比賽畫面也看了N次了(各台新聞不斷重播),再聽聽各地的反韓效應,覺得台灣人還是脫離不了封建思想,總喜歡抄家滅族、株連九族。

    老是拿著以憤怒為名以國家尊嚴為義的大刀亂砍(還殃及無辜),就因為世跆盟秘書長梁振錫、大會裁判長洪性天(還是菲律賓籍的)是韓裔;亞洲跆拳道聯盟副祕書長趙磊是中國藉,跟他們同是一個國家的就要倒楣被砍。雖然看到楊淑君的失格判決我也很氣憤做出判決的裁判們,但從看到各地反韓浪潮和在網路上的反韓訊息,我覺得其他韓國人、中國人是最無辜的;明明只是在旁邊觀賞體育賽事,就因為場中的裁判判決不公,就被也在觀賞體育賽事的台灣人以同一國為名罵得狗血淋頭,連來台灣工作或求學都要顫顫兢兢(抵制韓貨好啊,愛用國貨)。當然我不反對我們以國家名義為楊淑君去討公道,以我國體育的最高行政部門實在不夠有力。

    最後看了那麼多人的感言,發現大部分的人都說亞跆盟或世跆盟都被中韓控制了,怎麼沒台灣人說我也要進亞跆盟或世跆盟做裁判長為台灣出一口氣。如果有精力去丟雞蛋、在網路開罵戰,何不將刀子(不是真的刀子,不要誤會)往那些裁判身上砍最好讓那些裁判不敢再做出同樣的事。

    PS:我很好奇如果因為這次事件使在台灣的韓國人受傷或使台韓兩國之間陷入緊張,那對楊淑君來說有何感受。

    最後的最後…小朋友,台灣的新聞媒體是不可以盡信的,千萬不要被誤導了。

  119. 選舉到了…認真就輸了

  120. 目前的電視新聞媒體真的不可信….

    他們以自以為是的評論者,刻意選擇情緒化的影片和新聞,有意無意加強大家反韓的情緒,其實也只是為了炒熱話題,增加收視率而已,他們還不忘了婊了一下不隨之起舞的人


說說你的想法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分類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