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作者:Albert Tzeng | 2010/07/27

好文章的標準- 答Shelanty關於轉載張鐵志〈台北花博的華麗與空虛〉的質疑

註:7/25在FB轉載了一篇張鐵志所寫的〈台北花博的華麗與空虛〉。由於該文寫到「尤其文建會在二○一○年度的預算只有九十二億,故花博的預算比文建會還高..」,引起朋友Shelanty批判。她寫到「(張)為何不說高雄世運會破百億,故高雄世運的預算比文建會還高? 這種一看就知充滿狹隘預設立場的言論,也拿的出檯面?還一堆人轉載…」

基於我有轉載,所以我寫了一段回應,澄明我心中文章值得轉載的標準:

其實我覺得,在台灣現在繽紛的言論市場,很難有任何一篇文章,從頭到尾立論能完全讓人心服口服。但是我覺得,只要提出別人沒有提的議題,可以端到檯面上激發討論,就是值得轉介的文章。張鐵志文章的價值,絕對不是他說出什麼了不得的真理,而是他讓我們去思考,你可以贊成,可以反對,但是當你因為它的文章形成一種你更確定的判斷,他的文章就對你有價值— 即使,只是做為一種思想標靶的反襯價值。如果每篇文章要做到無懈可擊,才能端上檯面,整個公共場域會安靜無聊許多。

再者,現在在台灣討論公共議題,最大的誤區,就是太快用藍綠的眼光去標籤,忽略的文章論據中的其它價值。拿掉藍綠的眼鏡,這篇文章質疑一場公共活動的實際執行,與其宣稱的價值之間的落差,並進一步反省了「博覽會」背後的權力意識,擲地有聲。至於要不要將之用於批郝,是否要被人用於年底的五都選舉,做為藍綠鬥爭的角力,那是外延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文章在外部脈絡的可能挪用,而抹煞文章內在理路的價值。

如果以為批評台北,就必須順便批評高雄,以示形式平衡,這種要求更是讓公共討論難以進行。首先,一個花時間瞭解花博資料的書寫者,不見得有時間同時去研讀世韻、甚至是上海世博、北京奧運的資料。有人能作比較分析,很好,但是專注於單一案例的討論,也有價值。再者,如果考慮藍綠,就要南北平衡,是不是討論台灣,也一定要順道批批中國,才不是唱衰台灣(張鐵志倒是有帶到上海世博)?談亞洲的問題,也要去歐美找東西批一批,才不是洋奴?

理想的狀況,是出現這篇文章後,能激起其它人用同樣標準去檢視、書寫高雄世運,上海世博,甚至南非世界盃,而也有人能綜合這些個案分析,書寫關於大型活動政治經濟的批判。如果我們期待單一個人,做的面面俱到,他要寫的不是文章,是書。

陳貞竹回應

有沒有自我膨脹 我不知道啦
不過確實是不經時間考驗的文章 我的意思是說 拿世博花博 跟文建會做比較 在技術上 是有問題的 因為兩者性質功能 預期效果不同 不管是要批判何者 都應該是在個別的脈絡中 才能提出真正的問題

不過之所以引起反響 一個是他的對比過程 簡單易懂
一個是他的結論(包括中間的小結論及最後的大結論) 是大家都有的不滿及一些既定前提(環保弱勢等等 這些都是大家先已認同的價值) 所以真正的問題 在於我們大部分讀者(當然包括我) 一方面是這些領域的外行人
⋯⋯一方面是太習慣接受這種先有前提的文章
確實是應該反省

針對Albert的話,我覺得不是一定要無懈可擊才可以端上檯面 但是好的批評 應該是要建立在對問題的深入解析上 這篇文章 或許提供了我這外行人看得很爽的心情 但是論證過程 可以檢討的層次太多 我個人覺得最危險的是 每一個結論都是對的 卻沒有好的推論

Albert 回應

坦白說,看這麼多文章,我覺得這篇已經算不錯的了。貞竹說的問題都有可以討論空間,不過能夠引起妳去推敲反省,形成你的判斷,又能激起大家爭辯、關注這些議題,就是篇好文章。

有很多文章,連去推敲一下都嫌浪費時間。
更有些文章,妳覺得讀到第二段都多餘。

⋯⋯我的態度是,要當一個有批判性的讀者,保持審慎的距離,但仍要儘量去看見每篇文章中的價值。如果我們要鼓勵多對話,就不能把發言/文章門檻設定的太高。

廣告

回應

  1. 不能只看總經費 
    還要看有沒有亂花 主辦者對弱勢者的態度
    同樣煙火 花博開幕煙火是高雄世運的十~二十倍
    花博有驅趕遊民、強拆民房 高雄市運可沒有
    所謂的"批判者"沒有仔細看文章、想問題
    只是自己人被批判 就東扯西扯轉移焦點而已
    此外 上海世博和南非世界杯的確有類似問題 甚至更嚴重
    但在台灣 他們(世運亦同)並沒有占據那麼多新聞版面
    (三者都遠少於花博) 當然張鐵志會先以花博為焦點

  2. The Liberty Times Editorial: Flora expo failed to meet its goals Tue, May 17, 2011 – Page 8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print/2011/05/17/2003503422

    然而,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經濟影響,有更先進的方式評估,甚至包括社會層面,附上愛丁堡2011年五月最新出版的藝術節影響評估報告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http://www.creativescotland.com/news/festivals%E2%80%99-far-reaching-impact-on-local-and-national-life-and-economy-revealed-by-ground-breaki


說說你的想法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分類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