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China的好朋友們:
幾天前,打開MSN,我看到嘉年華會般的十九個China,不用說,都是我的好朋友。用小小行動串聯表達一種集體的情緒,本來是一件值得開心、溫暖的事。可是說實話,在滿目紅心的場景中,我卻感到一絲絲「似曾相似」的憂慮。
似曾相似,是因為我記得兩個類似的場景。一個是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舉國高漲的愛國情懷,一個是過去幾年台灣深綠陣營對「愛台灣」的鼓吹。
這三次熱情示「愛」的對立面,都是一組被標定的「敵人」。九一一事件中是布希口中念茲在茲的「恐怖份子與同謀」,愛台運動中是民進黨控訴的「中共同路人、賣台份子」(國民黨),對應到今天的 China,大家心知肚明,敵人就是那群「藏獨份子、反華運動者,與姑息他們羞辱中國的西方各國」。
然而這種簡單劃分「敵/我」「忠/奸」「善/惡」的符號言語,往往遮蔽住爭議事件背後複雜的紋理,阻礙了該社會以更成熟細膩的態度去面對處理。例如後九一一的美國社會,就無法平心檢討其霸道的國際政策,沒能體察其所主導的經濟制裁,在回教世界造成的長期傷害。高舉愛台大旗的台灣社會,也難以溝通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理性討論兩岸關係的未來,形成共識。用這樣的歷史洞察檢視今日中國,高漲的愛國情懷,必也將限制中國社會對西藏問題的理解,延宕處理西藏問題的時機。
更糟的是,這種情緒式的社會動員,往往在社會上形成一股集體表態的壓力,輕則引來不快,重則造成傷痕。九一一之後美國不乏知識份子對高漲的國族情緒提出警告,卻被憤怒的國人譏為叛國者。在台灣認同對立最盛的年代,有不乏因為藍綠認同反目或破裂的情侶家庭。即在過去短短三天中,我已經聽到四位內地朋友,抱怨他們面對「為什麼還不掛上」質疑的壓力。
表達,是每個人的權力自由,沒有人能剝奪。集體儀式性的表達,更有群體情緒宣洩的效果(所以才有嘉年華、節慶的存在),無可厚非。寫這一篇可能不討喜的短文,只是想提醒朋友們問問自己:
1, 集體串連表態之際,是否充分尊重不同步的人?是否曾對持不同態度的人造成壓力?
2. 表態過後,是否有認真理解,「圖博人」(Tibetan ,「藏民」其實是漢族對他們的稱謂,如同昔日日本人稱中國人的「支那人」,都是外來的標籤 )為什麼抗議?
(3, 如果你還參與了抵制家樂福,也想請你自問,你真查證清楚佳樂福有資助藏獨嗎?又抵制結果到底是會餓著所謂的藏獨份子,還是無數的中國員工與中國供應商?)
最後要澄清的是,本文討論只侷限於「MSN愛中國」現象,限於力氣,未論及西藏問題與聖火抗議事件本身。關於這兩件事,我想推薦梁文道的兩篇文章;前者是〈為西藏問題尋找最大公約數〉,後者是〈大國的溫柔與世界的夢想〉,都值得一讀。
希望愛中國不要變成另一個愛台灣啦 13億的反作用力可比544萬大多了。
By: 亦竹 on 2008/04/20
at 01:25
“用這樣的歷史洞察檢視今日中國,高漲的愛國情懷,必也將限制中國社會對西藏問題的理解,延宕處理西藏問題的時機。”
这次规模浩大的社会动员,最让我恼怒的就是这一点:好不容易曝光在民众视线下的冲突,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转移了焦点。刚刚萌生的对真相的探究之心,就这样被轰轰烈烈的爱国情怀带过了。
爱中国,这个中国里是否包含西藏。诚意十足而一厢情愿的恋爱,真是让人无法不沉默。
By: 千奇百怪君 on 2008/04/20
at 01:52
good to hear different voices.
but恕我不能同意“對應到今天的 China,大家心知肚明,敵人就是那群「藏獨份子、反華運動者,與姑息他們羞辱中國的西方各國」。 ”
并不是所有都有一个“恨”的对立面。我China,但我也没有恨西方更不恨France.
“China”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态度,而且不见得所有的“China”背后都有同样的行动支持。
希望更多的人能在群情汹涌中保持冷静与理智。怎么有建设性的去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By: Bing Crystal on 2008/04/20
at 02:02
奇怪,放在所有China前面的那颗小心在留言中都不见了……哈哈
所有语句不通的地方请自行加上“爱”字。hoho
By: Bing Crystal on 2008/04/20
at 02:04
小桃,謝謝你提醒我行文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毛病
我不否認每個人掛上「愛中國」時,基於不同理由,有許多可能根本沒有那種仇視,特別像是你這樣旅居法國的海外知青。
不過我談的,是這種表態「快速蔓延」的現象,背後對映到的心境紛圍,也就是對聖火多次受阻的義憤填膺。這個印象,部分
來自於報導,部分來自於我跟幾個內地朋友的交談,或仍有偏頗,但至少說出一部份人經驗到的真實。
多對話總是好的 ^^
By: Albert on 2008/04/20
at 02:38
前天,看到芬妮也在签名里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我微笑了起来。我比较愿意相信的是,更多没有用标志语言的人,用行动参与了建设和创造。我们明白自爱与被爱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与其埋怨别人的背离,不如自省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我没有用语言表达我的(L),但是我会用行动努力使她更值得被爱。
By: AMBER on 2008/04/20
at 03:57
hi 伯文 謝謝你的善意提醒,我想這個時候掛個愛國心的同時很多人心裏會問到自己能做什么。當然不少人去遊行或者抵制,但是不少人會開始尋思如何自強自愛而不讓外強欺負,不如說不要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違良經商等等等等,不讓像 cnn 播音員那種短見的外國人對我們國人有壞話可說,要強大起來,要讓錶達我們自己聲音的媒體在世界上有影響裏,那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有建设性的事情。我收到不少國內朋友轉發的郵件都有提到這些想法啦,而不是勸說去抵制法國商店。 所以, 我相信(希望)这次挂爱国心行動的最终收益是给每人一個機會審視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國家,一個機會去尋思如何變强。
By: F on 2008/04/20
at 04:03
Fay .. 其實我相信每個這樣的事件,最後帶來的都是整體社會的反省與進步。妳格子的文章我有讀,我想最重要的就你那種「反求諸己」的精神。
By: Albert on 2008/04/20
at 04:24
互连网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在内地受教育,对发表见解非常有顾虑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很喜欢看中天电视的《文茜世界周报》,在那里我知道达赖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妖魔化,也看到半岛电视台对于同样的事件完全不同于CNN,BBC的报道。对于每一件事情,必定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这与所处的环境及教育及感受是密切相关的,只是对于奥运圣火的被阻挠,以及CNN的暴徒说法,为什么国内的海外的华人会那么一致的愤慨呢?因为这是我们等待了很久的盛会,因为这是我们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的最好的一次机会,但是被无情的破坏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爱国情绪,而是中国人被西方社会长久以来蔑视的一种宣泄和爆发。抵制与红心是个人见解的表达,就如同台湾社会对于蓝绿的认同一样。抵制家乐福并不会伤害谁,供应商还有大润发,还有乐购还有联华,抵制的目的也只是通过这个管道让傲慢的法国人听到中国老百姓的声音,而家乐福在中国的“黑”并不是人人皆知的,他们的开户费,进场费,店庆费,陈列费压榨了多少供应商,最后这些费用还是普通消费者在买单。
无可否认中国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地方,要做到民主谈何容易,美国要给伊拉克民主,但是今天就比萨达姆时代更好吗?
By: 迅雨 on 2008/04/20
at 15:03
MSN爱中国活动只是表达一种态度,一种象征。抵制家乐福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可能被人利用煽动进而演变成另一个3.14. 爱国需要实干,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By: 谨堂 on 2008/04/21
at 10:01
就知道你會有這篇文章…
那三個問題已經問過自己了,囬答如下:
1.集體串連表態之際,是否充分尊重不同步的人?是否曾對持不同態度的人造成壓力?
答:我們貼紅心是個人行為,我們不是不允許別的不同的聲音,我們同樣尊重髮出不同聲音的同胞.壓力?為什么會有壓力?既然你髮出不同聲音表示你對我們的行為持反對否定或者是不敢茍同的意見,俗話說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应该不会产生壓力這一說…畢竟…可以說…我們站在對立面.如果要說有壓力..我們就沒有么?
2. 表態過後,是否有認真理解,「圖博人」(Tibetan ,「藏民」其實是漢族對他們的稱謂,如同昔日日本人稱中國人的「支那人」,都是外來的標籤 )為什麼抗議?
答:不知道怎么囬答,我以為,我們稱呼藏族同胞為藏民沒有其它任何的貶義,如同我們稱呼妳們為臺灣人,妳們稱呼我們為大陸人,你稱呼我為山東人一樣,沒有半點不友好.這次事件后,相信有更多的漢人去認真理解我們可愛的藏族同胞為什麼抗議,但是我們還是想搞清楚背后的故事.
3, 如果你還參與了抵制家樂福,也想請你自問,你真查證清楚佳樂福有資助藏獨嗎?又抵制結果到底是會餓著所謂的藏獨份子,還是無數的中國員工與中國供應商?)
答:還好我們這裏沒有家樂福,我們也沒有機會看那種貌似壯觀的場面,中國經濟崛起他們這些外資企業功不可沒,現在恐怕好多的打算進軍中國的外資企業心裏在打算盤.感嘆中國的錢其實並不那么好賺,不小心就會被牽扯到政治事件,這未必不是件好事,家樂福是這場戰鬥的犧牲品,是我們無數憤怒愛國青年的靶子,和平年代我們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畢竟我們不能每個人都跟着聖火全世界跑一圈嘛.
我們19個人只是表達了一個態度,無關政治
謝謝你 讓我不再那么冲动
By: 静 on 2008/04/21
at 14:16
華人示威為奪國際話語權
(2008-04-26)
http://www.zaobao.com/yl/tx080426_501.shtml
● 紀碩鳴(香港)
4月19日,歐美等地華人在同一時刻走上街頭,包括洛杉磯多個華人社團,抗議CNN對中國的負面報導以及卡弗蒂的辱華言論;巴黎共和廣場近萬名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舉行集會表達支援奧運;德國柏林的華人集會升級為穿越柏林市中心的千人大遊行;3000多名中國學生和華人聚集在倫敦西敏寺議會大樓外及曼徹斯特的BBC廣播大樓外,抗議BBC有關中國的報導失實和不公正。
而這一天,中國各地成千上百的學生、民眾走近法國超市家樂福,實施抵制活動。全球華人統一行動前所少見。老百姓走上街頭,支持奧運、反對支持藏獨、抵制法國貨,表達的是心中的忿忿不平,實質上是要奪取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
需要獲得國際話語權
中國改革了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光彩奪目,中國製造成為全球化時代的消費特徵。不過,另一個現象卻是,中國開放了三十年,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貨有人要,但中國話卻沒人聽、沒人信。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鼎足而立,可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卻難握話語權。法國總統薩科奇(薩科齊)剛上任就赴中國,笑顏逐開地拿下逾千億美元的訂單,但在西藏問題及北京奧運需要幫助時,他卻並不如拿訂單時令人感到可愛了。即使在近日西藏暴亂事件中,出現了在西方媒體被扭曲了真相的新聞,中國政府和媒體的抗議聲不斷,也並沒有引起西方社會的足夠重視,甚至根本置之不理。
中國展開聲勢浩大的奧運聖火傳遞,藏獨支持者亦言行激烈,半路攔截奧運聖火,場面暴力,這些都成為西方媒體爭搶新聞的最佳素材。但在西方主流媒體的電視畫面及新聞報導中,華人迎接聖火的喜慶場面沒有立足之地,在媒體切割下的新聞報導中,北京奧運的聖火傳遞演變為一場聖火的搶奪戰。這令中國民眾的心中十分不爽,而中國媒體又千篇一律,只有新華社發出的通稿,這只是一種統一國內百姓思想,卻不能被國際社會認同,更談不上重視的聲音。
走上街頭,發出中國人自己的聲音,終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中國加油”的呼聲不僅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家樂福門前,也在全世界華人集中的區域響起。五星紅旗和此起彼落的呼喊聲,中國老百姓希望發出自己的怒吼,讓國際社會聽到這樣的呐喊,實質上是要讓國際社會可以不僅注意到中國產品的價廉物美,也注意到中國人的存在以及價值。
以國際、國內聲勢浩大的群眾示威及抗議,表達的是中國老百姓在國際舞臺上要說話的權利。記得胡錦濤訪問印度,在孟買接見中國使領館官員及華人華僑時就表示,“人有嘴巴就要說話”,這句話可是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裏話。中國老百姓一直有話語權缺失的感受,而中國可以說話的媒體,沒有令西方社會認同的力量,又不能充分表達出百姓們的意見。於是,讓西方瞭解真正的中國聲音,採取抗爭的方式,以奪回國際話語權成為最自然不過的選擇了。其實,華人以及中國百姓在西藏問題暴露以後的表現,只不過是想說話而已。
這樣的說話方式及要表達的內容,相信西方社會已經看到了、聽到了,但會不會接受,能不能就此改變對中國的印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正在強大,但她的國際話語還很弱小,遭遇風吹草動就要面對西方社會的群起攻之,其中固然不乏“反華勢力”,但大多數還是源起對中國社會的不瞭解。
要讓外國人聽得懂
事實上,西方社會還很難瞭解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的中國。近年來,中國一直強調軟實力,也就是說,中國要融入世界,要讓世界相信你,而非臣服你。信任的前提是,大家的語境一定要相同,否則,你說出來的話,對方聽不明白,雞同鴨講,就失去意義了。在面對西藏問題、面對西方的質疑,中國方面所作出的表述,很多時候是國際社會所聽不懂、弄不明白的。久而久之,人家就不想聽,不願意聽,就“轉臺”了,話語權也因此喪失,或者根本建立不起來。
比如,官方的新華社說,在暴徒面前,“武警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和忍耐”,國際社會不明白的是,既然是暴徒,為什麼要對他們克制,還要忍耐?…….
·作者是香港《亞洲週刊》資深特派員
By: Sol Chwen-liang on 2008/04/26
at 12:53
當自己心中歸屬的族群受到挑戰,就會尋求認同吧!
我想這會是最原先的出發點,至於表達的形式,取決於社會意識和個人所能.
By: 惠真 on 2008/04/26
at 22:17